北京中科医院骗人产业催开遍地花-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荆楚消息(湖北)三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新光公司建起2.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1000亩的有机蔬菜基地;信达公司建起年出栏生猪1.5万头的养殖小区;金龙公司则建起10万平方米的巴西菇种植基地。“村里流转给企业的土地达1200亩,占全村土地的50%。企业按每亩田折算500斤稻谷给农户,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们到三家企业打工,工钱每天40块。这样算下来,加上子女在外地打工收入,普通村民年收入一般应在2万多元。”罗仁田说。采访时,信达和新光两家公司正在建巨型沼气池。沼气池可以消化掉猪粪,实现生态养殖,产生的废料是上好肥料,沼气除了供应公司外,剩余的还能提供给村民使用。”信达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俊说。“咱这里出门能上班,做饭用沼气,空气新鲜的很,你让我到城里住,真还不习惯。”村妇吴光明笑着说。其实,严家湾村还真不必羡慕城里人,虽然它还有个城市化的名字“新光小区”,郝店镇也被列为全省88个新农村建设试验乡镇之一。房前屋后的聚宝盆分拣、清洗、蒸煮、冰镇降温、装袋出口——在湖北大自然农业有限公司恒温车间,“洗脚”进厂的村民们将小龙虾销往欧美餐桌。该公司今年已争取30个货柜的订单,可创收3000多万元。而广水小龙虾年产值已达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为农民人均增收100元。大自然公司的养殖基地就在蔡河镇柏树巷村,这里水源均为天然源头水,清新无污染,适合小龙虾绿色养殖。“大自然公司进来后,成立小龙虾养殖络,向农户提供苗种,并负责收购,利用冬闲田、冷浸田、改造的堰塘,已发展到2000亩。”该市小龙虾养殖协会秘书长应传刚说。“小龙虾是广水规划的五大农业板块之一,对于连片养殖1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50元至100元。”应传刚介绍,蔡河镇小龙虾养殖面积将发展到5000亩,实现产值5000万元,带动万余户农民致富。同时,该镇结合“百村千塘”工程,疏浚河道,对村湾内外水系综合整治,如今的柏树巷村已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菇香四溢富农家“两年种菇盖新房,三年种菇娶新娘。”这是吴店镇菇农种菇致富的真实写照。吴店镇有30多年的食用菌栽培历史,80%的农户从事该产业,巴西菇大棚已发展到200多个,食用菌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秋天温差大,正是出花菇的最好时节,巴西菇也到了新一轮出菇期。”在吴店镇东湾村,种植大户李传亮说,“我家的60个巴西菇大棚每天能采鲜菇1吨多,今年创收80万元不成问题。”如今,该镇以东湾食用菌基地为示范,已发展了5个食用菌基地,并引进加工企业,直接做出口。食用菌原料从依靠栎木资源发展到花生壳、秸秆、稻草等原料;食用菌品种也从白木耳发展到巴西菇、双孢菇等多个品种。“广水已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试验区倾斜,支持优势产业发展,鼓励民营资本投入试验区。”广水市长吴超明说,“市里还将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机制,使试验区起到示范作用,推动整个广水市的新农村建设。”(本文来源:荆楚-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