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爱宝宝,宝宝恋妈妈。
这是让所有人感觉很幸福的亲子感情。
不过如果这种依恋过了头,就会让彼此都有点吃不消。
有不少宝宝,不愿意妈妈离开自己身边半步。有时哪怕是妈妈洗个澡,上个厕所,都会“嘤嘤嘤”“嗷嗷嗷”,哭着喊着要妈妈。
在小区,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玩着玩着就走到妈妈身边来,要妈妈抱抱或者过来蹭蹭妈妈,腻歪了一会儿后又屁颠屁颠跑去玩了。
更别提离开妈妈上幼儿园了。
对于这种胶皮糖式宝宝很多妈妈表示心很累。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精神学临床教授阿兰?斯格尔解释说:
1~2岁是孩子出现黏人行为的最明显阶段,他们把妈妈或看护人看作一个安全基地,当有安全需求时,就会返回看护人身边。
事实上孩子出生后,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处在妈妈的照料下必然会形成对妈妈的依赖。
所以说,孩子黏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是对熟悉的亲人逐渐产生依恋情绪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孩子和妈妈之间保持温暖,亲密,适度的依恋(即黏人现象)关系,会使孩子既得到满足,又心情愉快。
孩子有了这种安全依恋感时,不但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和恐惧,还能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并且发展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
虽然咱爱娃,但是不代表我们希望24小时跟娃绑定。好多时候,真希望孩子能独立一点儿,勇敢一点儿。
今天呢,我就给大家推荐3本绘本,让孩子变得更独立,不再那么粘妈妈。
01
第1本绘本:《我不想离开你》
小袋鼠一天天长大了,袋鼠妈妈的育儿袋越来越沉,就要装不下他了。
妈妈想让小袋鼠去外面探索世界。
可是小袋鼠说,我不想离开妈妈,妈妈的怀里最温暖了。
袋鼠妈妈想了各种办法。
她发现花前的蝴蝶特别美,就鼓励孩子和蝴蝶一起玩。
袋鼠妈妈走到河边,看到小象在河里玩水,她就鼓励小袋鼠和小象一起玩水。
袋鼠妈妈看到树上的小鸟在唱歌,就鼓励小袋鼠在小鸟的歌声中跳舞。
可是小袋鼠就是不愿意离开育儿袋,带着小袋鼠走了一天,袋鼠妈妈累坏了。
就在这时,远处跑过来一只袋鼠,小袋鼠瞪大眼睛仔细瞧。
这只袋鼠长着和自己同样的鼻子、耳朵、大长腿,还有强壮的尾巴。
当他在小袋鼠身边停下时,飞扬的尘土扑了小袋鼠一脸。
他对小袋鼠说,嗨,跟我一起玩吧。
小袋鼠痛快地答应了。
他终于离开了妈妈的育儿袋,兴奋地跟着伙伴不停地跳啊跳啊。
妈妈很高兴,因为她的宝贝终于懂得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了。
怎样克服分离焦虑,是每个孩子和妈妈都会面临的难题。
故事里的小袋鼠,因为特别依恋妈妈,所以不愿意离开妈妈的育儿袋。
但是,袋鼠妈妈用无限的爱和耐心,不断鼓励小袋鼠去探索身边的世界。
其实,当孩子渐渐长大,需要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时。妈妈和孩子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是烦躁不安,还是万分不舍,你的情绪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只有像袋鼠妈妈那样,自始至终温和地微笑,鼓励,才能让孩子了解,即使跟妈妈分隔很远,那份母子之情也一直都会形影相随。
02
第2本绘本:《魔法亲亲》
小浣熊奇奇不愿意去上学,他难过地对妈妈说,我想和你留在家里,跟我的朋友玩游戏,玩我的玩具,看我的书,荡我的秋千。
浣熊妈妈抱着奇奇温柔滴说,有时候,我们都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那些事刚开始看起来很陌生,又令人害怕。可是只要你去上学,就会爱上学校。你会交到新朋友,玩新的玩具。看新的书,荡新的秋千。
浣熊妈妈还告诉奇奇一个很古老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魔法亲亲。
她拉起奇奇的左手,把他的手指全部摊开,然后在奇奇的手掌心亲了一下。
奇奇觉得妈妈的亲亲,从他的手掌心很快地冲上手臂,钻进心里。
就连他毛茸茸的黑脸颊,也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
浣熊妈妈笑着对奇奇说,当你觉得孤单时,就把手贴在脸上,想着妈妈爱你。这个亲亲就会跳到你的脸上,让你觉得温暖又舒服。
奇奇超级喜欢这个魔法亲亲,他再也不担心了。
因为他知道不管自己去哪里,妈妈的爱都会和他在一起,就算去学校也一样。
那天晚上,奇奇在准备进学校之前突然转过身。
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在妈妈的手上印下一个魔法亲亲。
他对妈妈说,现在你也有魔法亲亲了。再见,我爱你。
然后就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没有孩子愿意离开妈妈,尤其是即将入园的孩子。
不仅要离开妈妈,还得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实在难以适应。
他们会像小浣熊一样,会抵触,会哭泣,会想尽法子,千方百计地赖在妈妈的怀抱。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妈妈不知所措或者直接妥协。
但是,孩子在慢慢长大。你能把他一直留在身边吗?你能永远把他保护得滴水不漏吗?
孩子要成长,就得学着离开妈妈。
不过,在他学着离开时,你可以为他带上一样东西,那就是,一个有魔法的亲亲。
这个亲亲就像一种很有爱的分离仪式,能帮助孩子缓解离开妈妈的恐惧,逐渐适应与妈妈的适度分离。同时也让他们变得更勇敢,更独立。
03
第3本绘本:《妈妈需要离开你们一天》
周日的早晨,安德森太太没有被闹钟吵醒,也没有被孩子们的人体炮弹砸醒。因为安德森先生带着孩子去奶奶家了。
虽然孩子们根本不想离开妈妈一整天。安德森先生说,但是妈妈需要离开你们一整天啊。
安德森太太舒舒服服地在卧室里睡到自然醒。
往常,安德森太太早上像打仗一样,除了要为4个人准备早餐,还要给安德森先生准备营养午餐。
现在,孩子们不在家,安德森太太只用了5分钟就给自己准备了一份三明治和一杯香喷喷的红茶。
不仅如此,她还洗了个泡泡浴,看完了一整份报纸。平时孩子们在家的时候,这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现在,她的厨房干干净净的,两个孩子的卧室也整整齐齐。
安德森太太看着阳光洒在客厅的地板上,她终于有时间剪玫瑰花,修剪草坪,整理郁金香了。
就连过路的邻居都称赞她家的花园真漂亮。
中午的时候,安德森太太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和闺蜜罗斯太太一起吃午饭,开开心心地聊了两个小时。
然后她们又去商场买衣服。
晚上,当安德森先生带着孩子们回来的时候,她紧紧拥抱了他们3个。
孩子们说,离开妈妈的这一天里他们超级想妈妈。
妈妈也由衷地说,她也是。
这是一个以妈妈视角来描写的故事。
想必安德森太太平时带娃做家务,早就血槽已空。而孩子们的暂时离开,刚好让她拥有了一个回血的机会。
自从当了妈,每天从早忙到晚。别说穿漂亮了,想睡个安稳觉都超级难。
如果再加上一个粘人孩子,就更崩溃了。
所以妈妈们就特别需要偶尔停一停,放松一下。
不是为了偷懒。而是为了休息过后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生活。
当然,这和老公的体贴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故事里的安德森先生很给力,正因为他了解老婆平时的辛苦。所以才愿意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一天,让老婆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元气。
而整天粘着妈妈的孩子们在读了这本书后也可以对妈妈多一点儿理解。
毕竟,只有妈妈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家庭生活才能更加美满、和谐。
不是吗?
这次我给大家推荐了3本绘本:《我不想离开你》,《魔法亲亲》和《妈妈需要离开你们一天》。
粘妈妈,不独立,是很多孩子在构建安全感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成长中很普遍的一个问题。
只有帮孩子建立分离仪式,并且让他知道:你多么愿意和他在一起,即使分开依然爱他,才能让他的焦虑慢慢平息,逐渐走向独立。
等他内心不再惶恐了,不害怕了,自然就敢松开我们的双手去探索新世界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