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一篇因“孩子春游午餐太寒酸”引发的大讨论,令我颇有感慨。
01、网友们集体批评妈妈准备的春游午餐太不用心
引发网友们激烈讨论的是这样一件事:一个小学生女孩,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全天只喝了一包牛奶。为什么吃这么少?因为妈妈给准备的午餐太寒酸,拿不出手。
妈妈准备的午餐是什么?一个玉米,一个鸡蛋,一个羊角蜜甜瓜,还有一包奶。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妈妈给孩子准备的午餐如此简单,若家庭经济条件差,简单就简单吧,但你能不能用一个好看的保温盒,将鸡蛋剥了皮、玉米切成段、甜瓜切成段,将它们摆放得美一点呢?
评论区批评妈妈最多的一个观点就是:妈妈太不用心!懒!甚至有人说这个妈妈不配当妈。
更有网友说她小时候去春游,妈妈给带的午餐太简单,气得她将凉了的油饼扔了。所以怨恨妈妈,一直到现在也不能释怀。
因为一次春游午餐不够满意,就怨恨妈妈一辈子?作为妈妈心里会多伤心啊。
我小学的唯一一次春游,我妈给我带了两张油饼,两个鸡蛋,几袋甘草杏。鸡蛋好像吃了,但是油饼肯定扔了没吃,因为凉了真的硬了,同学们带的都是好吃的。家里确实不富裕,但是不是一个面包也买不起的情况,而且零食也会给弟弟买。虚荣也好,不懂事也好,当时真的很怨我妈,一直到现在也不能释怀。原生家庭后遗症影响一生。
02、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必须精致,妈妈可以精致也可以粗糙
换作我来看小女孩只喝了一包奶这件事,我觉得未必是妈妈不用心的原因,妈妈很可能本身是一个生活过得比较粗糙的人,她自己吃饭也是这样,认为营养够了就行,最后都要到肚子里面去,没必要费力搞那么精致。所以,妈妈根本就想不到把饭菜用那种精致的方式呈现出来。
再就是,若将鸡蛋、甜瓜都切开,用优美的样式摆放在盒子里,当时看着是挺好看,但是孩子放在背包里带着春游,又走又跑的,经过一上午的晃悠,到中午吃的时候它们岂不都成为浆糊了?
我也觉得妈妈准备的饭有点简单,毕竟是午餐,而且春游是强体力活动,午餐这个分量有点少,而且都是凉的。换作我,可能会让孩子再带一些肉食或者有油水的菜。
但是,想想看,戴口罩这几年,很多学校都没有组织过集体活动,家长们也没有给孩子准备午餐的经验,大家真没有必要对妈妈要求那么苛刻。
而那位因为一次春游的饭做得不好,就一直怨恨妈妈的女儿,我不认为当她自己成为妈妈之后会做到十全十美,完全做到孩子心里去。因为,人本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更有失误的时候。为人父母,即使你认为做得对,孩子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因为春游的一次午餐过于寒酸,就让孩子记恨多年,让网友们批判,每个人对妈妈的要求连细节都要做到极致,有多少妈妈能做到合格呢?反正,我觉得自己真不会当妈了。
03、春游是孩子接触大自然,体验集体活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攀比的机会
话说这位小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午餐拿出来,我觉得不单纯是因为妈妈准备得太简单,很可能是孩子看到周围有的同学准备了好多零食,甚至是高档的零食,怕丢了自己的面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前段时间我儿子春游,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点就是:孩子们之间的攀比。
我儿子幼儿园组织的春游其实是个亲子游,时间是半天,周末上午8点到11点。
因为不需要在外面吃饭,我就带了一保温壶温水和一点零食:两个独立包装的小蛋糕、一桶饼干、两袋酸奶。大家都要回家吃午饭,只是为了防止万一太累了补充能量啥的,压根没想到分享的事情。
我们先是进行了一次全员参加的体育活动,然后是参观博物馆,再就是拍照。时间安排得挺紧凑,根本没有时间吃东西。
快11:00的时候,亲子运动会开始。运动会不是每个家庭都参加,不参加的家庭在广场的周围坐下来观看,这时候大家都拿出背包里的零食吃。
起先有孩子将手中的零食送给老师吃,然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将手里的零食分享给老师,唯恐老师不收自己的,老师手里的零食根本拿不过来了,一个劲地说:“不要了!不要了!老师吃不了!”还是有很多孩子往老师怀里塞。
有一位家长在地上铺上野餐垫,招呼孩子们都过去玩,我这才发现,一个小男孩的妈妈竟然给他带了整整一箱子的零食,还有好几盒切好的水果盒。这是出来春游的吗?感觉这就是给孩子搞一个小型社交达人会呀。
这让我这种准备简单的家长感觉有那么一丝尴尬。好在咱也是“久经沙场”的中年妇女,尴尬几秒钟就给调节过来了。我儿子还小,丝毫没有这种想法,虽然他的零食少,他并没觉得丢人,照样乐颠颠地跑去给老师分享。
不否认人家父母情商很高,很会为孩子挣面子。可能人家经济条件也比较好,有那个实力。但是,我怎么觉得这种方式攀比的成分更多一些呢?
通过小女孩这件事,我联想到我儿子,如果他年龄再大点,心思再敏感点,让那位豪气的同学一比较,会不会感觉自己的东西很丢人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有些人喜欢分享,乐于用物质结交朋友,但真没必要在集体活动中搞得太特殊,尤其是在单纯的、还不能正确看待世界的孩子们中间,很可能让一些本来有点自卑的孩子更自卑。
有一位老师的留言考虑得特别周到:
我曾经也带班出去春秋游,我给我们班孩子的规定是,只允许带简单的面包和饮料或者牛奶,不允许带零食。天气凉爽的情况下,我鼓励孩子们带爸爸妈妈做的炒饭或者包子牛奶。为什么我这样做?第一,我考虑到有的家长工作忙,下班接了孩子还要去买菜烧饭,没时间去超市选购春秋游的食物。第二,我就是考虑到有的家庭确实困难,进一趟超市可能就是多块块,有可能够全家人两天的伙食费了。第三,还是要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孩子勤俭节约,让他们知道,勤俭节约是美德,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种传统美德仍然不能丢掉。第四,春秋游是社会实践的一种,不是户外茶话会,想吃零食?回家吃。
是啊,春游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是让孩子拓展视野的集体活动,不是为了体现父母的经济实力和做饭水平的,更不是为了攀比。
当然,外界的纷纷扰扰我们无权干涉,能做的只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接纳自己的普通、世界的多样性,做到不卑不亢。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