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南雄珠玑古巷,1500米巷子居然有183
TUhjnbcbe - 2024/4/4 19:17:00

在广东,不管是在热闹的城中村或者安静的乡村,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少则2-3个,多则5-6个。而今天,含笑孤烟直给大家推荐的一个地方,在米长的街道中,古祠堂和祖屋的数量总共有个。

可能大家看到这个数据时,就有点不明白了,甚至会感觉到很惊讶!在我们的常识中,8-9个姓氏家族共同居住在一个村,都感觉到很复杂。

而在广东省南雄市珠玑村,有一条长度为米的巷子,曾经有个姓氏家族在此共同生活,居住不久却又全部南迁至珠三角一代。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大起大落?含笑孤烟直带你们走进珠玑古巷,去实地探一探。

珠玑古巷保持茶马古道的原貌,各个祖屋的一石一瓦充满历史韵味

珠玑古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与江西省大余县之间,是粤赣交界处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谈起珠玑巷的成名,得益于唐朝时期的韶州(今韶关)曲江人张九龄功成回乡,备感道路之艰难,于是在粤赣交界崎岖的山路开凿大道,改善南北交通。

珠玑古巷夹道于梅关古道之间,进入景区是要收门票40元才能进去,一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高大威武的“珠玑古巷”牌坊。它像一股具有强大磁力的磁场,吸引着你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驻足观看。

珠玑巷基本保存着古驿道的原貌,在米的小巷里,全部是用又粗又大的鹅卵石铺成路面。随着长年累月马车车轮在上面碾压及磨损,有些鹅卵石的表面也留下了岁月的印痕,变得残缺不平。

珠玑的古巷,即便被誉为广东最美,它也难以靠“颜值”取胜。因为在整条米的巷子两旁,全部都是一些砖瓦结构的平房夹道而建,在每间房子的屋檐和墙头,根本就没有发现类似于泥塑,石雕的身影,在房子的后院,也没有发现类似于假山瑶池之类的装饰建筑。

房顶盖得一片“凌乱”的青布瓦,密密麻麻的排在上面,没有一点吸睛之处。但它最值得“炫耀”的地方在于深厚的历史底蕴,米的街上居然有个姓氏的祖屋,用毛笔在一块块木板写上“程氏祖居”或者“刘氏祖屋”,好像在招揽着子孙后代认祖认宗似的,谁见了也不得不啧啧称奇。

南雄珠玑古巷,米长的街道为什么聚集个姓氏

在珠玑巷有一个“百家姓”牌匾,上面记载了个姓氏。如今许多游人来到珠玑古巷,都会沿着古巷两旁的“姓氏祠堂”一家家转转,找一找自己的姓氏。据说,今天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地,都在珠玑古巷能找到根源。

自从唐朝张九龄打通梅关古道后,由于战事频繁,许多中原人为了避乱开始逃亡南迁,而珠玑巷就成为了中原地区以及江南地区避乱最佳理想地。

珠玑人第一次大的迁徒,与这1个塔有关

谈起珠玑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让我们先看看位于珠玑巷的贵妃塔。贵妃塔是为了记念南宋末年度宗皇帝的妃子胡妃,这座元代实心石塔叠于一口四方古井之上,共有7层。

关于这个塔,其实还有一段悲惨的历史。胡妃为了躲避奸臣贾似道的迫害,隐姓埋名于珠玑巷嫁给富商黄贮万为妾。不料黄贮万的家仆告发,贾似道诬说珠玑巷百姓要造反。于是朝廷决定派官兵围剿珠玑巷,这个事件史称“胡妃之乱”。消息传出,珠玑巷的居民纷纷砍竹扎排,顺浈水向珠三角逃难。胡妃为了保全村民,于是就跳于这口水井自尽。后人为纪念胡贵妃,在井上建塔。

写在最后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对珠玑古巷米长的街上聚集了个姓氏,村民大量南迁珠三角有什么想法和意见,请在下方留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雄珠玑古巷,1500米巷子居然有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