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601328):不良继续双降 新增贷款中批发零售占比较高
报告目的:4月27日,交通银行举办2012年1季报分析师会议,就公司业绩动态进行交流,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主要观点:Q1:关于资产质量方面,股份制银行不良余额普遍上升较快,而交行则相对稳定,是什么原因1季度,公司对资产质量情况较为满意,不良贷款余额与年初持平,对今年预判为小幅上升,但处于可控范围。交行1季度不良情况较好的原因包括:(1)公司前几年持续加强对信贷的管理,结果在今年体现出来,对高风险贷款的量和占比进行控制,由于房地产调控的不确定性大,占比控制在7%以下(总贷款),平台占比6.9%,两高一剩3%左右,实现贷款结构优化。
(2)将新资本协议标准应用到信贷管理上,在资产分类上按照监管部门指引,往比较高的标准上靠,提前识别风险,进入更严格的管控阶段,公司加大贷款减退,去年贷款减退440亿元,12年1季度又减退114亿元。
(3)对优势行业、产业适当增加信贷规模,风险较高的行业控制或略有下降,近两年来,公司对重点风险领域的房地产、平台、两高一剩等贷款在排查进入不良后,就开展清收,1季度清收24亿元,风险得到控制。
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继续加大管控,不良还是会小幅上升,信贷调整结构较好,总体可控;公司的措施包括:(1)加强管控;(2)对重点领域加强排查;(3)继续对重点风险领域实施严格的策略。
Q2:公司负债业务中,同业负债增长较快,公司在这方面的策略是怎样的?结构性存款是否包含在一般存款中?结构性存款全部包括在负债中,同业存放(同业存款+拆入)占负债20%左右,该项负债增速高于一般存款,采用市场化价格,根据供求关系决定,当市场资金紧张时,会高于存款价格。同业存放中有2000多亿元协议存款,利率相对高一些,同业占比不会再提高,会略有下降,交行将稳定息差、降低成本作为重要策略。
Q3:1季度末逾期贷款余额有多少?关注类贷款上升的原因?1季度,交行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4亿元,现金清收达19亿元,核销只有3.9亿元。1季度前对关注类、不良类、逾期类判断是上升趋势,且小幅波动,1季度增加了20亿元,原因包括:(1)有些企业出现了困难,以前有新的需求,现在受大环境影响,需求有下降。
(2)公司加强信贷管理,08年次贷后,对贷款的进入、运行都比较严格,结构上做到有进有出,符合信贷要求的保持贷款,有瑕疵的提前识别出来,对正常类进入关注类后,各种管控措施更加严格;主动减退平台、房地产、两高一剩;对贷款期限管理,到期不能转期,会掩盖风险,借新还旧11年末为30亿元,12年要全部取消掉。
1季度,交行新增贷款的不良率为0.32%,11年为0.32%,10年为0.51%,低于整体水平,从数据来看,还是比较稳定。
Q4:贷款环比增长6%,较同业高,大部分贷款在3月份贷出去还是什么样?公司对全年贷款增速的展望。
今年交行的贷款增长将和市场平均增速同步,单月200-300亿元之间,只有几十亿元上下,没有大起大落;从工作安排和客户授信情况来看,总体全年可以做到均衡投放,全年增速保持与去年相近水平,14-15%左右。如果调控*策变动,会有调整,暂时不会有变化。
Q5:公司的同业代付余额是多少?公司的同业代付包括:(1)海外分行替境内分行做的贸易融资代付;(2)境内人民币信用证不同分行之间的代付。
系统内的海外代付全部进入贷款类客户分类中,体现在资产总量和资本充足率上。
境内人民币信用证还没有确认规范,大体在400-500亿元的规模,如果这部分计入贷款,对全年资产总量增加有限,公司总资产4.8万亿元,对总资产影响有限。
Q6:交行西部地区贷款占比有所上升,是否和今年的贷款投向*策有关系,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占比?西部地区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这是公司 11、12年的信贷*策之一,即"三高",个人消费信贷、小企业、中西部地区贷款保持较高增速,央行公布全国信贷资产分布中,东、中、西逐步升高,交行也是这一趋势,在资源配置和项目选择上,对中西部地区资源倾斜大。
Q7:经济下行趋势确立,3月份票据融资上升较快,交行贷款需求方面如何?目前贷款需求不如前几年那么旺盛,09年贷款增速快,规模控制松,而且需求极度旺盛;目前从有效贷款需求来看,很多信贷需求达不到银行的门槛,现在经济增速放慢,风险因素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需求远大于供给,总体来看,全国达成8万亿元增量没有太大的问题。银行可以调整相应的信贷结构,息差影响不在资产方面,而是在存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