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军嫂微平台,作者牛鹏飞
军嫂微平台
军人的集体家书军嫂的精神家园
年1月26日,习近平主席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内蒙古三角山哨所亲切看望慰问戍边官兵,并倾听官兵讲述哨所“相思树”的故事。听完故事,习近平十分感动,嘱咐要照顾好烈士亲属。
年,军嫂温馨将“相思树”搬上了银幕。在拍摄这部影片的前前后后,她也续写了一种属于军嫂的情怀。
“可能是我长了一张让人容易误解的脸吧,其实我并不娇弱,骨子里更喜欢打拼。”接受采访时,温馨笑着说。
温馨,一个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族姑娘。她曾是一名电视编导、电视剧制片人,如今是一名电影制片人,同时是内蒙古自治区青联常委、全国青联委员。身为军嫂,温馨拍了一部军嫂题材的电影——《守望相思树》。
电影《守望相思树》剧照
一
年1月,温馨和一个朋友谈起自己的打算,说想做一部军旅题材的电影。朋友说:你是军嫂,又是从内蒙古电视台走出来的新闻工作者,内蒙古三角山哨所有一个动人的“相思树”故事……把这个爱情故事搬上银幕,有意义。
年初夏,时任内蒙古三角山边防连连长的李相恩,带队巡逻时突遇洪水,李相恩为救战友被湍急的河水卷走。他的妻子郭凤荣为寄托哀思,在李相恩驻守的哨所旁种下一棵樟子松,官兵称它为“相思树”。郭凤荣没有再嫁,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年,她身患癌症,临终前嘱咐家人把她的骨灰撒在丈夫牺牲的地方,永远陪伴丈夫驻守边关。
温馨很早就听说过这个故事,再次听朋友讲起,她又一次被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深深打动:这已经不是普通意义的忠贞不渝,而是军嫂特有的信仰——我愿意守望你驻守的地方。
年1月,温馨在三角山哨所为相思树系上蓝色哈达
温馨对军嫂的苦与乐深有体会。她的父亲曾长期在海军服役,当时母亲一个人带着她和弟弟,她亲眼目睹母亲的艰难与坚韧。
温馨初识爱人单大毛时,单大毛是驻京某部的一名军官。年5月,介绍人曲老师邀请他们一起吃饭,让温馨和单大毛见见面。温馨同时叫来两个闺蜜帮忙把把关。约好6点吃饭,可是等到8点,单大毛也没来。温馨觉得这人有点不靠谱。
等到8点多,门被缓缓地推开了,进来一人。
曲老师说:“唉呀,大毛,快快,来坐。”
单大毛好像瞬间就猜到了哪个是温馨,什么话都没说,很自然地坐在了她的对面。曲老师随后向单大毛介绍了一圈,他只是点头微笑,依然没说什么,一副十分沉稳的样子。随后,温馨的两个闺蜜便开始“盘问”单大毛,一问一答间,他显得从容得体。在旁听中,温馨了解到他工作任务繁重,加班是常事,今天下班还算是早的了。
大家散后,温馨收到了单大毛一条短信:很高兴认识你。
温馨回道:好的,有空常联系。
如果说两人的相亲是从单大毛的迟到开始,那么,两个人领证则是以单大毛“速战速决”取得“胜利”的。
两人见面两个月后,单大毛便去新疆执行任务。年1月的一天,单大毛给温馨打“1月21日,我可能回北京一趟,回去见你一面。”
“干嘛呢?”
“你觉得咱俩能结婚,就去领个证吧。这次回去我在北京待不了几天。”
温馨心想,这有点太突然,总共也就见了几次面,平时大多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