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微游甘肃」
转眼间
新冠这场战役又悄悄打响
为了响应国家疫情防控的号召
甘肃文旅行业按下暂停键
在没有办法外出旅游的日子
小编带你“云上游”
了解金昌的“国宝”
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
记得带好口罩!
出发~
目前,金昌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永昌钟鼓楼、圣容寺塔、金川三角城遗址、北海子塔、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明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今天为大家介绍金川三角城遗址。
金川三角城遗址
三角城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双湾镇三角城村,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修建的聚落城堡及墓葬区,占地面积约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城址、房址、墓葬、祭祀坑、窖穴等文化遗存,是中国沙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三角城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沙井文化的典型遗存,在国内具有唯一性。甘肃省博物馆沙井文化展区陈列文物精品全部出土于三角城遗址,其价值内涵为国内考古学界、史学界所公认。
金昌三角城遗址,因“西壁和西北角处,都向外边突出,略呈三角”,故名三角城。
三角城村地处金川河下游,是著名的沙井文化遗址三角城遗址的所在地,周边文物遗存极其丰富。
三角城城址
年安特生曾对三角城遗址作过考古调查,将该遗址中的文化遗存归为“沙井期”;
年裴文中带领西北地质考察队再次考察三角城等遗址后,首次提出“沙井文化”的命名;
年该村村民在遗址内挖掘出陶器、铜刀和铜镞等文物,当时的武威地区和永昌县文化部门曾先后两次派人到遗址现场进行了调查;
-年甘肃省博物馆与武威地区展览馆复查后发掘了三角城、蛤蟆墩两遗址及西岗、柴湾岗墓地,清理墓葬座,出土陶、石、铜、铁等器物件。
柴湾港墓群
蛤蟆墩墓群
上土沟墓群
西岗墓群
数次调查与考古发掘表明,三角城遗址属青铜时代集城址、窑穴、祭祀坑为一体的一处沙井文化大型遗址。
金川三角城出土为代表的沙井文物,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01
沙井文化·彩陶
双耳圜底罐
单耳罐
单耳圜底罐
双耳罐
02
沙井文化·青铜器
虎噬鹿青铜牌饰
带皮铜牌饰
鹅喉羚铜牌饰
鸟尾圆珠纹铜带扣
镂孔铜铃
03
沙井文化其他文物
鎏金云纹铜梳:年三角城遗址西岗墓群出土
戈型皮囊:年三角城遗址出土
贝币年在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遗址出土。
延伸:沙井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民勤沙井,故名。时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东周时期。沙井文化内涵丰富,是甘肃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也是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