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忆中的琼瑶阿姨,竟然已经82岁。
一个月前,她在社交平台宣布“小别”,言语之间仿佛刚刚“退休”。
从年开始,她经历了太多负面的事,生离死别,抹黑,谎言,颠倒是非,无处不在。
为此,她一直在努力对抗,努力活着。
而今事情结束,她决定关闭留言板,离开社交媒体,在有限的岁月里,寻找生命中最后的乐园。
笔调一如既往,尽显琼瑶女郎的弱柳扶风。
年轻时的琼瑶不过,这封长信洋洋洒洒,写到过往经历时,又以一个斗士的笔锋,对自己做了肯定。
琼瑶说,她曾经,拼命地,日以继夜地,呕心沥血地写。
后来作品出版,历尽岁月,变得不流行时,她以一己之力,复活了被消灭的65部作品,期间还完成了80万字的《梅花英雄梦》。
像一个征服者,捍卫着自己的王国。
在如今这个时代,说起琼瑶,多数人会想起什么?
想起琼瑶剧的三观不正,想起琼瑶女郎以弱为强的作风,想起琼瑶小三上位的崩坏的价值观。
但琼瑶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她82岁了,趁此机会,好好聊聊。
01
琼瑶本名陈喆,是战争年月出生的人,底下还有个双胞胎的弟弟。
当时,接产医生对琼瑶的母亲说,女孩子弱,保男孩,存活率要大些。
母亲没有同意,于是作为早产儿的琼瑶,一出生就进了保温箱。
上世纪30年代的保温箱,质量无法与现在比,琼瑶却活了下来,还有了几个弟弟妹妹。
战火愈演愈烈,家家颠沛流离,琼瑶跟着父母,拉扯着弟妹,一路从重庆逃到桂林,又回到了四川。
期间坐船屡次掉进水里,走到半路,还和弟弟妹妹走丢了,又与霍乱擦肩而过,她多少次想要放弃又坚持了下去。
这些战争年月的故事,被琼瑶用整整30章的长度,详细记录在年出版的自传《我的故事》。
年,受到大伯资助,一家人才算是在台湾安定下来。
不过,安稳对于琼瑶来说,来得太快了,前十年都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现在却要坐在教室里读书写字,岁月静好。
她的学习跟不上,痛苦极了,内心有一大堆生命力要释放。
琼瑶同班同学写的回忆录里提到:
“她(琼瑶)对父母恋爱的细节如数家珍,警如个子矮小第一排的母亲如何把情书揉搓成小丸子,等父亲捧书讲解到她桌前,用力一弹,正好落在他摊开的书本中。”
有了父母亲的花好月圆,琼瑶自己的师生恋就谈得更明目张胆,如火如荼。
她最得心应手的是写作,于是她来宿舍找这位老师请教,还拿已经开始动笔的《窗外》给老师看。
经常是她写一段,老师就改一段。
年,《窗外》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但除写作外,琼瑶的成绩依然不好,更让她苦涩的是,长大的弟弟妹妹都成了成绩拔尖的骄子。
有一次,她攥着只有20分的数学考卷回家,看见小妹妹正坐在玄关抱头大哭,父母围在身边正安慰她。
琼瑶惊慌失措,问母亲怎么了。母亲说,妹妹没拿一百分。
这句话有如五雷轰顶,当晚她就吞了安眠药,医院醒来。
她形容那感觉像是“重生”。
可对待恋爱,琼瑶似乎早已开启了第二段人生。
她可以将自己包裹在粉红泡泡里,不再理会现实的挫败。
她写日记,将对老师的热忱全记在了日记里。
哪知没过多久,日记就被母亲发现了。
自杀搞得家里筋疲力尽,高考又失败了,母亲直接拿着日记,去了法院,又去了教育部。
东窗事发,老师被学校解雇,在穷困和酗酒中死去。
琼瑶虽也受了打击,但没有沦陷下去。她再也不理会学业,专心埋头写作。
年轻时的琼瑶02
琼瑶说,是“爱捉弄了她,也是爱成就了她”。
但在爱之前,是写作让她遇见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在妈妈给她安排的众多结婚对象之中,她看中了毕业于台大外文系的马森庆。
马森庆是个文学青年,一穷二白,文学倒是张口就来。
这段婚姻开头就曲折,结了婚,琼瑶临盆时,马森庆收到公司调派,去外国工作一年。
年的国外,简直是沙漠中的金子会发光,人人都祝贺他好运。
琼瑶能怎么办?她只好搬回家,靠娘家人照顾。
马森庆登上飞机的第二天,琼瑶动了胎气,在医院挣扎36小时,生下了孩子。
在家里,孩子要买奶粉,买衣裳,买营养品;在外面,马森庆没钱了,也找琼瑶要。
对琼瑶来说,唯一还能挣钱的路子,只有写作。
在马森庆游荡国外的那一年里,只要孩子熟睡,她就飞奔回书房埋头苦干。
终于,《情人谷》被《皇冠》杂志选中并发表了。
这是琼瑶第一次给杂志投稿,拿到钱,她也没多想,换了美金就给马森庆寄去。
一年后,琼瑶盼来了她期望已久的惊喜:马森庆从国外回来了。
国外的经历显然给了他压力,他更专注于写作了。
在高雄那间上下两层的屋子里,他和琼瑶两人,通常是一个在楼上写,一个在楼下写。
《在水一方》差距很快就出来了。
马森庆写不出满意的作品,倒是琼瑶,中短篇小说接连不断在《皇冠》发表。
一天,皇冠杂志社的社长平鑫涛给琼瑶寄了封信,问她是否可以写一篇长稿,这成了压倒马森庆自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天他就发了疯,阴阳怪气,指责她的写作都是雕虫小技,一辈子不会有大出息。
渐渐地,不回家成了习惯,赌博、撒谎,这些坏习惯也跟着来了。
琼瑶一个人在家里,提心吊胆,想着他是不是出车祸了,是不是醉酒掉沟子里了。
马森庆荒废写作的年月,正是琼瑶突飞猛进的时候。
此时此刻的她已经有了三个可以稳定发稿的地方,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的初稿也完成了。
琼瑶常惊讶于自己的毅力,不管经多少事,流多少泪,她都能写完她的小说。
争吵的婚姻或许还有救,认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果然,《窗外》发表后,马森庆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骂琼瑶。
不过,琼瑶的人生才刚开始。
在杂志发表两个月后,《窗外》发行了单行本,第三版再版时,社长平鑫涛来信了。
“在忙什么呢?难道没有新作问世,不准备‘乘胜追击’吗?”
03
皇冠出版社成立于年,《窗外》发表之前,一直都业绩平平。
作为社长,平鑫涛经常要靠给《联合报》副刊做主编才能支撑下去。
琼瑶的来临,无疑给了平鑫涛一次打翻身战的机会。
《窗外》的问世,似乎无形之中将《皇冠》杂志和琼瑶捆绑在了一起。
《皇冠》签约了14个作家,琼瑶是最赚钱的,以至于经营惨淡的《皇冠》因为有了她,一夜之间成了业界龙头。
就连社长平鑫涛家里都焕然一新,大房子,小汽车全都安排上了。
平鑫涛家六十年代的小汽车一颗摇钱树,任何人遇到了都不会轻易放走,平鑫涛也是一样。
两人第一次见面后,平鑫涛就托人送了她一台电唱机;
《窗外》大获全胜的宣传期间,他还邀请琼瑶到家里来吃饭。
妻子林婉珍像招待其他作家一样炒了一桌子菜,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和琼瑶相谈甚欢。
之后琼瑶为了方便写作,果断带着孩子搬到了台北。
琼瑶形容自己的写作,不像是其他理想主义的作家要躲躲闪闪,她是满足、快乐,甚至陶醉的。
说起发稿的地方,她也会自豪地说,因为自己每篇稿子都会被收录,已经成了她写作的小园地。
琼瑶的小说王国幸运的是,平鑫涛比琼瑶自己还要重视琼瑶作品。
小说的销量越来越好,连载时,只要上一期刚好是小说大结局,下一期一定卖得很惨。
所以他总是催着琼瑶写,琼瑶在写作间隙去逛街,去见朋友,去喝咖啡,他都不满意。
这样的工作态度,琼瑶是很满意的。
那时,琼瑶还没有离婚,平鑫涛对她怎样好,妻子林婉珍这边也只当是利益交涉,互相利用。
一次,女儿去琼瑶家玩,回来说,爸爸问琼瑶,喜欢冬天还是夏天?琼瑶说,冬天的时候,我喜欢夏天;夏天的时候,我喜欢冬天。
林婉珍心里骤起波澜。
可是,杂志社与最能赚钱的作家合作,不是一天两天就完事了的。
有了平鑫涛的助力,琼瑶不光靠写作过活,还开拓了庞大的琼瑶剧产业。
经典琼瑶剧从60年代到90年代,共有13部电视剧、25部电影出自两人的手笔。
无数大明星从他们这里发迹,每部作品只要一转手就是两三千万的收入。
不光他们俩黏在一起,许多大明星也跟他们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秦二林”《还珠格格》主演与琼瑶、平鑫涛合照皇冠出版社原本是平鑫涛与林婉珍一起创办,开社时的第一笔钱还是林婉珍出的。
琼瑶来了之后,出版社的运作、作品风格全都改头换面,处处散发着琼瑶式的作风。
作为《皇冠》的作者,琼瑶调整了她的生活方式,一切为写作服务,饮食清淡,甚少外食,以保证大脑的清晰。
她兢兢业业地写,收入再多,也一个字都不抄。
同样是写作,上一段婚姻毁了,而在平鑫涛这里,却是心意相通,你侬我侬。
琼瑶的选择显而易见。
平鑫涛的情书04
琼瑶在小说、电视剧里创造了许多小女人,但她自己却是脆弱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强悍的心。
她喜欢写作,就十年如一日钻研一种风格,最终这种风格以“琼瑶”为名,傲世群雄。
她喜欢恋爱,但她不轻浮,她从第一段婚姻开始,就是冲着和人白头偕老去的。
与平鑫涛重组家庭,最后相伴到死的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
琼瑶与平鑫涛琼瑶天真烂漫,做事务实,在业界是出了名的可信。
当年张爱玲落魄却选择与稿费不多的《皇冠》永久合作,就是因为在琼瑶和平鑫涛这里,利益永远能得到保障。
“每半年三千美金,只多不会少。”
而对平鑫涛来说,能与这样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女人在一起,林婉珍的倾心付出就显得暗淡了许多。
就连她不辞辛劳坐50分钟的车只为送去他最爱吃的徽菜腌笃鲜,都成了无用。
年5月23日,平鑫涛去世,林婉珍出版《往事浮光》,琼瑶“小三劣迹”又被拖到线上,鞭挞一番。
琼瑶在社交账号上,哗哗写了许多“对不起”之后,两次提及书的版权都卖给平鑫涛了。
这就是在暗暗提醒平家人,没有我,你们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这样厉害的女人,一个人也能战斗到底。
年,于正新剧《宫锁连城》首播,琼瑶发现多处场景类似自己20多年前的创作《梅花烙》。
儿媳何琇琼飞往内地商量未果后,琼瑶决定起诉于正抄袭。
版权官司最难打,琼瑶一边在微博上哭诉,一边聚集许多被抄袭的作家,打赢了官司。
如今琼瑶女郎已成纪念品,倒是琼瑶本人,总有新的观众,等着看她的老剧新改,等着她新一波的狗血升温。
说到底,琼瑶是幸运的,她清醒,理智,坚强,她才是最佳的“琼女郎”典范。
很多事,她不是不懂得,而是更知道如何融合资源,享受成功,享受生活而已。
无论往事如何,都是上一代人的恩怨。
而琼瑶之于我们,或许也是最奇妙的,她滋养了我们对于情感的丰富体验。
希望她此后的人生,真的如她所愿,可以轻松一点,自在一点。
在有限的岁月里,寻找到生命最后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