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医名师徐荣谦揭示猴耳环与神魂意魄志
TUhjnbcbe - 2025/3/15 1:18:00

猴耳环,这个豆科常绿乔木,拥有多个俗名,如婆劈树、围涎树、鸡心树等,不仅在岭南地区被视为重要的中药材,更因它的荚果形状酷似猴耳环而得名。这种药材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详细记载了其根、叶、嫩枝、果实以及种子均可入药,成为治疗多种热毒症的独特南药。在民间,猴耳环常被用于治疗烧烫伤,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以及止泻的功效备受赞誉。如今,这种珍贵的药材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猴耳环,其性质微寒,口感微苦且涩,却拥有出色的清热解毒和去湿敛疮功效。它常被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胃脘痛以及湿热泄泻等症状,疗效显著。在中医理论中,咽喉被视为肺的门户,而小儿时期热毒蕴肺的病症较为常见,其症状包括咽喉红肿和疼痛。对于这类病症,猴耳环能够有效地清利热毒,从而缓解咽喉症状,是辨证治疗中的理想选择。徐荣谦教授指出,猴耳环与“神魂意魄志”的辨证关系紧密相连,这一点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深刻的内涵。根据《素问·宣明五气篇》的论述,人体五脏分别与“神魂意魄志”相联系,而咽喉作为肺的门户和脾胃的通道,其健康状况与肺脾两脏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清利咽喉来安魄、安志,对于调整脏腑的整体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医名师徐荣谦揭示猴耳环与神魂意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