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界的一股读流
TOGOONREADING
土
狗
汪
春
猴
《西游记》
书名:《西游记》(注评本)
作者:[明]吴承恩著/[清]张书绅注评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年12月
正文
说起猴子,大概没有人不会想到《西游记》里的那位住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的齐天大圣斗战胜佛孙悟空……
按照小说里的描述,孙悟空是一只天生地长的石猴。那块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可这块石头为什么要变成猴子,而不是其他生物呢?
没有谁比猴子更适合当神仙
据考证,孙悟空的形象与诸多神话故事颇有渊源。譬如在《山海经》中,记载着这么一种动物:
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说的是有一种叫“朱厌”的神兽,长得像猴子,白色脑袋红色脚丫,一旦现身便会爆发战争。类似的描述在《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
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无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
这不,一下子又跟大禹治水扯上关系了,这也正好对应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定海神针的设定。
除此之外,猴子的形象在别国的神话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记载:“一位叫‘哈奴曼’的风神之子,得道于始祖大梵天的真传,专为天地冥三界除恶扬善。他的武器是虎头如意金棍,锄妖铲魔、扶正祛邪,立下了赫赫功劳。”如此看来,孙悟空的形象会不会还是个舶来品呢?
都说猴子生性顽劣,可一到神话里却化身为力大无比的天神,难道猴子就一定比其他动物有神性吗?清代张书绅曾在为《西游记》作评注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以猴比心,其妙无比,其肖无比。猴儿紧对‘大人’,以见其小也。”正是拿猴子比喻人类,来突出他的灵性。虽然张书绅喜欢把书中的内容跟儒家思想相附会,但抛开这些,似乎很难找到如猴子般机灵聪慧的生肖了。
没有谁比猴子更懂修行
打开《西游记》的目录,我们会看到许多与猴相关的章节:“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就连成语也有“心猿意马”。如此机巧的比喻,像是给每个人的心中都安藏了一只猴子,然后用自己的本心去“降服”它。
除了小说,一些宗教典籍中也常用猴子来比喻一个人的修行。早在汉代,魏伯阳在为道教典籍《参同契》作注时,就提到:“心猿不定,意马四驰。”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也说:“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可见,猴子总是跟“心”联系在一起。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到菩提祖师那里修行时,那座“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也是“心”的字谜。
如此说来,整部《西游记》就如同修心一般。在孙悟空初次拜师学艺时,作者还悄悄安插了一个佛教的典故:菩提祖师拿戒尺敲了孙悟空三下,背着手出门,将中门关了,于是孙悟空半夜三更从后门潜入拜见祖师。这一段正是对《六祖坛经》的原文演绎。
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
正是因为孙悟空是“心猿”,所以才有此慧根。在“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那一回中,如来佛面对“真假美猴王”时,还顺便“科普”了天地间的“混世四猴”: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这四种猴子,不在周天之内,不入十类之种。这是不是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灵长类”呢?
没有谁比孙悟空更有“心”
正因为孙悟空是澄澈灵明的心猿,所以在取经时才得以全始全终。反倒是作为师傅的唐僧时时需要他的开导:
行者道:“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胡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孙悟空一方面带着道家的自在、傲然、逍遥,同时也有佛教“戒、定、慧”的参悟。作为佛道兼修的高材生,各类典故和偈语张口就来,可谓身为弟子行为师。每当唐僧在途中感到不安时,悟空的一句及时劝慰,便足以让唐僧调整心态重新上路。而这只猴子似乎也被作者植入了一颗文人的心。
“心”字贯穿全书始终,亦贯穿孙悟空整个取经之途。被套上的紧箍束缚了自由,也磨砺着猴子的灵性之心。孙悟空虽屈从于管束,但其反抗精神依然存在。佛性对他的磨砺,是让他的心更为圆融。虽然作者这样的安排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孙悟空在前七回中丰盈饱满、生命力十足的审美意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处理似乎更契合文人的某种心境。所谓的“修心”也许并不代表对世俗的完全妥协,亦可理解为以一种豁达的姿态独立于世。
孙悟空作为中国古今第一大IP,衍生了无数同人作品。无论他狂妄也好,黑化也罢,不变的依然是那只天性顽皮的猴子。也只有这只猴子可以无比顽劣地搅动四海三山,用灵性参透世间一切。
于是,东土开花,西天结果。花果山作为孙悟空的道场,既可以是他释放天性的乐园,也可以是他修行成佛后的乐土。猴子的狂妄顽劣亦可看作古灵精怪,心猿意马也终将自在齐天。
悠谷
今日翻书狗
悠谷
90后狮子座,沉迷观星,情迷黑塞,情绪不稳定的文艺工作者,天天翻书的理论狗
土狗界的一股读流TOGOONREADING
校对
停云
排版
百变莱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