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献给c妈妈谢谢你成为母亲
TUhjnbcbe - 2021/4/23 18:20:00

原文名称:《成为母亲》


  当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同情的声音会从四面八方涌来,不幸的当事人会被“非人化”,成为一个被迫公开的客体,成为一个在当下静止的被旁观的角色。想象力会增加一些虚构的故事,作为幸存者,保持沉默成了最后的体面。


  


  而当使得她陷入境地的人本身是受害者的时候,一切变得更加复杂。


  


  蔡妈妈就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有15分钟可以成名的时机。我不知道命运潮水会强迫她,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从讲台前走到大众面前,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成为焦点。她渴望这强力炽热光芒投射的地方,能寻得真凶。但是没有。然后聚光灯暗淡,她最后能看到的是孩子的背影,也是这个观众的背影。


  


  为你走上的这个地方,面对的这芸芸终生,是真实的人间地狱啊。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两年了。


  


  这个悲剧故事里,第一个孩子我写了,第二个孩子我写了,但是母亲这个角色,那个为两个孩子真真实实感受生活艰辛的女人,在他们中间无名无姓,像是一页报纸的中缝,是你不会仔细去看的廉价好房、平价美食、灵丹妙药、婚约讣告。母亲。有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那个不被看见的人。


  


  她曾经是母亲,孩子去了,还是母亲。不然就不会有那样撕心裂肺的心碎,不然就不会有心肠破碎的地方,需要另一个孩子来填补。够了。评价够了。怜悯够了。议论够了。她现在只要平静。


  


  而我愿意记录她从一个孩子的母亲,成为另一个孩子的母亲的一切。因为有声音,我们幻觉中听到的声音,像是一种令人憎恶的、傲慢的旁观,如果存在质疑的话,我一定要大声反驳。就因为人们愿意看见这个悲剧的尾巴,我便要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真实的痛苦便叫做幻肢痛。当孩子拼命钻出了母亲的子宫,他便是她掉落的一块肉,那块肉不在身上了,却一样疼痛异常。那块疼痛,如果不在生活里加以补充,便会永久剧痛,就为着生者能继续生活,这样的疼痛也不可以被忽视。


  


  第一次知道孩子不见了。焦灼不言说。孩子生死未卜而下落不明,且在异国他乡。先问起孩子的朋友,我也是其中一个。在日本的另一个女孩子最先知道的,因为近。但是没人知道怎么回事。不少人回忆起最后一次联系都超过半年了。那真是一个严酷寒冷的夏天。学生们接力转发他的照片,希望有人曾见过他。有的媒体像是迫不及待吸血的蚊蝇,拼凑出一些细节,浓缩成为三行,或者五行,作为他这个人曾经存活21年的全部,供大众去探寻和猜测。


  


  留学生,失踪,我们需要帮助,的确是这样。但随后,最后一次诡异的乘车记录和敏感的目的地,又成为了一个错误焦点。不是的,他最后被发现的地方,还有很远的距离。怎么可以将一个人的生死疑云,就如此简单粗暴定义。好像楼顶摇摇晃晃站着一个人,下面的人渐渐不耐烦起来,期待给个准确的答案。最揪心的人去面对聚光灯,总期待有一个人真的说出一句有用的话,但是听到的不过是几句嘟囔。旁观者在迫不及待盖棺定论。


  


  不能避免的,这次事件成为了一个惨案。对于旁观者来说,生死不应该是一个答案的事情。但对于死者的亲属,这个答案却一定要被看到。最后,煎熬了半个月,她见到了那个可怜的孩子。21岁的他,身体被留在了土地上,灵*去了哪里。她还是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她和孩子爸爸在孩子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出租屋放声痛哭,用身份证做了遗像,大家向他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庄重。作为朋友、作为父母,大家向他告别,但他并不在场。


  


  疑问盘旋了很久。深夜没有关闭空调,没有锁上房门,他一个人出发。乘坐计程车,开了两个多小时,来到富士山脚。然后在隔日,监控还能拍到他孤独的身影,一个人走着。但最后,在一条不成为河的溪流旁,他倒下了。鞋子整整齐齐放在一旁。那是盂兰节,旁边的工厂放假,他就这么安静地睡着了,再也不能被任何声音打扰。


  


  她能记得的是,梦里有人要带走他,曾经有人算命说这孩子也许不长寿,她记得梦里他给她抱来了一个更小的孩子。她在梦里说,这不是我的孩子,我不要。


  


  但现在,她失去了她的孩子。她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一个等待退休的普通妇女,在这内里不动声色的切割里,实在是痛不欲生。后来,切割她都感觉不到了,就只觉得生痛,但是那以为是伤口的地方,却不见殷红。本来就是老来得子,失去生育能力的她,不知道怎么填补这样的遗憾。


  


  她在领回来另一个孩子前,就已经开始焦灼。原来的孩子是“我手写我心”的心有灵犀,全合心意。中间有几个月的时间,她一步步退后,原原本本的基因,夫妻中一方的基因,最后是别人的基因。她每一步妥协都带走一点她的信念,那时候她说不出声,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个原原本本消失得干干净净。


  


  那却几乎是我唯一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当她被悲伤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亦或不愿意看到未来的可能的时候,我能在那里推她一把。事实也是这样,一个孩子,本身就意味着“新”。一个新生儿,就算不是原原本本,本身也是干干净净,身边人悉心照顾和教导,便是一笔一划雕刻她的灵*面貌。但想要个原原本本也不是什么自私的想法,即便是那个泥土上的孩子突然坐了起来,拍拍尘土,一把抱住她,她都要仔细检查那孩子是不是失去了记忆,是不是将二人一生的光阴遗失了部分。她想要生活和好如初,即使那个“初”里满是鸡毛蒜皮和关关磨难。过程中,她是唯一不需要真相的人,因为这一切,不应该是真的。但不能复制的一生,重合上她日渐消沉的后半生,那午夜梦回的痛苦太过真切。在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中,啼哭的婴孩被她抱回家了。


  


  她变得忙碌,太过忙碌,无暇悲伤,但是当然,还是悲伤。悲伤是我们手拉手在夜晚散步,孩子爸爸不在,她偷偷跟我说起第一个孩子。少了很多叹息,只是有个地方,我们拉起帷幕,在后台一起聊一块从她躯体掉落了两次的肉。她可以跟我一起偷偷想念他。当然,死亡那样令人震惊,生的故事总会渐渐模糊,只剩下和死关联的蛛丝马迹。一次,我在饭桌上失言,说自己过去的一阵子工作太过辛苦和委屈,像是得了抑郁症。这三个字劈开了她,她一下子呼吸不过来,语塞了半阵,低声说她就是这样失去她的孩子的。我无比歉疚,无比惭愧。我和第他同龄,交好那么多年,相似的遭遇注定会成为这个家庭的禁忌,而那个被掩盖的过去里面,她已经悄悄用铅笔写下了悲剧的答案。而我决不能这么对待她,让那骑在青年人脖子上的怪物,再次骑在别人的脖子上。


  


  那样的场合,我看着漂亮的小婴儿沿着沙发一遍遍爬,眼睛里透露着无知的天真。那杀死一切的时间会让她长大,赋予这家人新的生命和生活。我知道她无比感谢这个孩子。那个肉片掉落的地方,缝合了新的肉片,好像伤口结痂,才不会再疼痛。又有谁能忍心一个母亲永远敞开伤口、永远疼痛。


  


  她的孩子由21岁归于1岁。她开始新的焦虑。比如,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觉得只有自己的妈妈不年轻怎么办。她爱上了这个孩子,克服了自己的难题,便寻找这个孩子可能要面对的一切难题。但在那之前,也还要考虑,是否让孩子知道自己隐秘的身世,在她尚不知道能不能理解的年纪。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时间不是延伸的,而是像年轮一样周而复始拷问着我们原始的命题。当站在抉择路口的,是她的孩子而不是她自己的时候,孩子会怎么看待“原原本本”这件事。如果她从小就有着一颗好心肠,她会为自己骄傲,如果她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她一定会永远和亲爱的妈妈站在一起,如果她愿意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她一定会牢牢记住,是她缝合了一颗破碎的心,她是这样特别,让婴孩日夜哭闹的烦恼变作一种救赎。每个孩子都有过这样的魔法,只是长大以后,很多人忘记了。


  孩子都曾是某个人的信仰,以无知无教、无以回报、无能为力的形态构成了生活的一种希望和动力。往后的数个十年,母亲还会心碎,但是作为“加害者”的孩子依然是唯一的答案,她们修剪自己生活的欲望,甘愿成为一列中缝,被折叠、被隐藏、被无视,默默期待两页纸张上写满孩子无限可能的一生。


  如果你非要问我答案。好吧。她不会以你以为的方式发问的。幼儿园第一天下课,她会飞奔着跑向你,抱住你,给你在脸上印下新鲜的吻痕。妈妈,妈妈。那是你唯一可能的名字。校门口的人潮那么拥挤,第一天的分离那么长久,她会告诉你今天经历的一切。然后你小心翼翼牵着她回家。那天你们吃了香喷喷的晚餐,你给她洗澡的时候,她还是唱着叽叽呱呱的不知名的歌曲。她还是缠着你给她讲睡前故事,公主生活在宫殿里,人人都疼爱她,还没听到王子出场,她就睡着了。你给她的额头一个吻。你轻轻念了一声,晚安宝贝。


  你的每一天都拥有着幸福的疲惫。那个问题,在这样的疲惫和满足中烟消云散了。年轻是相对年老的,二者是从死亡中延伸出来的定义,毕竟,没有死亡,年老便只象征着成熟。年老只是一种计量方式,等同于傍晚的时钟。而死亡,是你最熟悉的命题,是她与你联结的来处,她曾以生和你的重生打败过死亡。于是这个孩子,在不知生死的年纪,便已经成为了一个战士。


  当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同情的声音会从四面八方涌来,不幸的当事人会被“非人化”,成为一个被迫公开的客体,成为一个在当下静止的被旁观的角色。一个母亲,花了两年时间,又一次成为了母亲。她不要求被同情、被惋惜、被评价、被指导,她为了第一个孩子,支离破碎、跌跌撞撞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为了第二个孩子,又转身回到了漫长的辛勤夜晚。又一次,成为一个普通的母亲。

年11月,写于江门。

(原文写于年,献给蔡妈妈,今天我才觉得有勇气,刊发事发两年后写的这个故事,“被”认为“不幸”的人,永远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你我都一样。)

本文全部赞赏用于给已经三岁的小朋友买玩具。

刚刚翻了一下聊天记录,当时,写完我就和她联系了,说写完了,但是想琢磨合适不合适发出来——于是一下一年半就过去了。

时间啊时间。

许阿三

1
查看完整版本: 献给c妈妈谢谢你成为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