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多岁的故宫又开始玩新花样了。在出了扇子、书签、口红、头钗、耳饰等一些列文创产品之后,故宫开始卖衣服啦!!
对于故宫这一举动,又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有人说这些衣服“潮”过了头,不适合日常穿;也有网友认为通过出售服装可以更好的推广故宫和中国文化,大家伙儿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对于这件事,您怎么看呢?
从去年开始,故宫确实一直没消停过。要说故宫转型这件事,小编保持中立状态,不夸不贬。
故宫在北京人心里,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在过去,咱北京人很少去逛故宫,但近几年随着故宫的各项活动办得“风生水起”,再加上故宫就在咱家门口,总想着要不自己也去凑凑热闹吧?于是小编就真的去“凑热闹”了。
这几趟故宫逛下来,小编还发现一事儿:您不觉得故宫它不仅是过去皇家的住所和办公室,还是一座大“动物园”么?
御猫
在故宫这座大“动物园”里,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几百只“猫主子”了。这些御猫让人们在参观故宫的同时多了一项活动—“撸猫”。
要说这些“猫主子”的“今生前世”可真不简单。
就跟那些古装电视剧里演的一样,过去的嫔妃们喜欢养猫。在清朝还有一个档案,这个档案专门用来记录这些“猫主子”的来历和名字。而且从明朝开始,紫禁城内就专门设有“猫儿房”这样的机构,用于登记、管理后宫养的御猫们。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截图)
后来随着清朝的没落,这些御猫便没了“组织”,在故宫里开始了它们漫长的“流浪”生活,并且在这里繁衍后代。您今儿个在故宫里瞅见的这些猫基本上都是当年那些御猫所生的后代。
您要问这些猫能带回家么?那当然是不行的!故宫里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现已都被故宫的工作人员给“收编了”,每一只都登记在册。故宫博物院的单院长还笑称说这些御猫是故宫的“猫保安”,故宫里之所以没有一只耗子,靠的都是这些捕鼠能手。
在这些御猫里最有名的就要数连续六次成功预测比赛的“白点儿”了。但这小家伙儿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回到它的“喵星球”去了。
鹿
聊完了御猫,咱们再来聊聊鹿吧。我先问问您,前两年的时候,您有去慈宁宫花园看鹿么?
故宫博物院当时从承德避暑山庄引进了2只雄鹿、5只雌鹿和2只仔鹿。在展出期间,一只梅花鹿还在鹿舍中诞下幼崽。
“鹿—紫禁城的故人”故宫养鹿,这并不是故宫在搞噱头,而是在回归传统。清朝时,在御花园里就曾饲养过鹿,并设有鹿苑。旧时,鹿苑就在今故宫御花园的西南处,还有一座名为“观鹿台”的高台,虽然高台现已不在,但台下尚存有一道半圆形的鹿圈围栏地基遗址。
乌鸦
满族人信萨满教,而乌鸦是萨满教神鸟,进山前会“洒酒扬肉,以祭乌鸦”。传说当年敌人追捕努尔哈赤时,他跑到一棵枯树下躲藏,一群乌鸦落在枯树上,追兵以为树下不会有人,努尔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后来他便命满族人家家立索罗杆,在杆顶放肉和粮食酬谢乌鸦。在皇宫内也派人饲养乌鸦,严禁人们捕杀。
索罗杆
因为清朝皇帝的特殊供奉,乌鸦越聚越多,最后就在故宫安营扎寨了。再后来溥仪被赶出宫,就也没有人来照顾这些乌鸦了。它们像没有了“组织”的御猫一样,重新过上了需要外出觅食的日子。
进入现代后,北京出现了很强的热岛效应,再加上故宫处于北京的中心地带,大家伙儿都知道乌鸦是种聪明的动物,所以聪明的它们可有的是主意。它们白天会飞去凉快的郊区避暑,也是因为郊区比市区冷的缘故,到了晚上乌鸦会再飞回故宫休息。所以您明白为什么白天在故宫里很少能看见乌鸦了吧。
除了这些“活物”以外,小编还想跟您聊聊那些默默守护着故宫的神兽们。
故宫中的主角—龙
古人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是龙的化身,所以在真龙天子的住处自然也少不了龙的形象。
紫禁城是龙的世界,到处都闪耀着龙纹的光辉。有人粗算过,故宫号称有宫殿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近4万条了。如果加上所有建筑装饰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龙,那就数不胜数了。
在故宫,最华丽的龙就要数雨花阁屋顶上的鎏金飞龙了。这四条金龙造型生动,活灵活现。
还有皇极殿的九龙壁。在咱们国家现存的九龙壁有三处: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和山西大同九龙壁。故宫的九龙壁,是其中最精美的一座。
房檐上的“走兽园”
故宫是一座大的“动物园”,在故宫各处宫殿的房檐上还有个“小动物园”。在这里蹲坐着一排走兽。
一龙二凤三狮子,天马海马六狎鱼,狻猊(suānní)獬豸(xièzhì)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
房檐上的走兽排序代表建筑的等级,等级越高走兽数量越多。
太和殿—铜龟与铜鹤
古代人把仙鹤当做一种长寿的仙禽,有“鹤寿千岁,以极其游”之说。在一些古代建筑和工艺品上我们经常能看见仙鹤的“身影”。
龟称玄武,代表北方。因为它的力量大,能够负重,所以它经常被放在石碑下面。太和殿前的铜龟有些不同,它卸掉了负重,伸着长脖子,抬着头,长着嘴,仰头望向天空。
太和殿前的铜龟与铜鹤象征着帝王的长命百岁和江山永葆。它们不仅仅是装饰物,还有其它用处,在铜龟和铜鹤的身上都开有一个洞口,当太和殿举行大典时,会在龟和鹤的肚子里点燃香料,香料产生的白烟会从龟和鹤的嘴中吐出,形成云烟缭绕的景象。
太和门铜狮
外朝太和殿门前的这一对大铜狮,堪称中国第一大神兽,第二大神兽是颐和园的铜麒麟。在故宫里有很多铜狮雕塑,但太和门前的这对铜狮是紫禁城里体量最大的。
它们成双成对,左雄右雌。雄狮踏球,象征权力;雌狮在戏逗小狮,寓意子嗣昌盛。
御花园里的铜象
御花园里的这一对镏金铜象,以鼻触地。您仔细看还能发现它的前腿跪的方向是相反的!真正的大象是不可能这么反关节伏着身体的。这正是取了“富贵吉祥”(负跪吉象)的谐音。
慈宁门麒麟
慈宁门前的这对鎏金麒麟麟发上耸、昂首挺胸,神形俱现。古人认为麒麟乃瑞兽、也有长寿的寓意。
乾清门前的垂耳铜狮子
大家都知道狮子是威武霸气的象征。但乾清门前的这两只狮子就比较奇怪了,垂耳的狮子看起来没了以往的霸气,甚至还有些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放置这两只垂耳狮子是为了防止宫中女子干*,才专门摆放的。垂着耳朵是为了警告宫中的女子,对于国家大事,不要刻意打听,就算听到也最好装作没听到,以示警告。
故宫里的隐藏动物—“长虫”
在故宫里还隐藏着这样一个动物—“长虫”,一般人可还真不知道它在哪里。它沉睡在故宫的城墙之内,如今已有六百多岁的高龄了。
它就是围绕着紫禁城的金水河。因为河道蜿蜒曲折,所以有人便将它比喻成沉睡在紫禁城里的“长虫”。
为什么要在皇宫里挖出这么一条长长的河道呢?其实是出于防火的考虑,因为紫禁城内基本都是木制结构,一旦有一处宫殿走水,就很容易连成一片。
您每次逛故宫的时候有留意过这些“小动物”么?要是哪个让小编给落下了,还劳驾您在留言里说一声。
不知道接下来的故宫还会搞什么样的大动作,但不管怎样,它都不影响您静静的观赏这座多岁的皇家宫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