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G4出动》)
年3月12日,正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为进一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承办,医院协办,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大力支持下,“年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校园行——中医药‘非遗’进校园,植树节育杏林送健康”活动在旧部前小学隆重举行,“岭南陈氏针法”传人、医院大德路总院传统疗法中心陈秀华教授带领着她的中医药“非遗”团队,再次走进旧部前小学。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温星君,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兴伟,医院*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四川,医院团委书记何仲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高级工程师许炳强,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组副书记危淑玲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旧部前小学在多学科的教学中一直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推动“非遗”文化中不遗余力。正是“杏林春暖满旧部”,当植树节之时正在进行校园微改造的旧部前小学“科梦园”又添一景,医院与旧部前小学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大力支持下共建中医药种植园区——杏林。“杏林”坐落于旧部前小学“科梦园”南侧,“杏林”园区将栽种桑树、*皮、林药猴耳环等40余种药食类植物。作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药食植物园林化项目研究之一,杏林的落成不仅让孩子们认识到更多的药食植物,又为旧部学子增添一处“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它的落成也见证了旧部前小学与医院、广东省林业局等相关单位一同传承发扬“非遗”文化、携手育人的合作交流。
紧接着,旧部前小学金秀玲校长分别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科普基地。单位间的合作交流将大大提升旧部前小学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中药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
心手相连育春苗。在揭牌仪式和植树活动后,在旧部前小学多媒体教室,“秀华中队”的队员们与校外辅导员、广东省省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传承人陈秀华教授展开一节别开生面的中队活动。陈教授向队员们介绍中医药“非遗”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和岭南陈氏针法,让队员们现场体验“飞针”的神奇疗效、学习练针四部曲,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视频来源:广州日报)
接下来,陈秀华主任的团队——医术精湛的医生们坐诊把脉,按需求为旧部前小学的老师们送上广东省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岭南陈氏针法、浮针、颊针、平衡针、蜂针、正骨理伤手法、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他们针对教师职业特点,给出了专业、科学的治疗、缓解亚健康的方法,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可。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此次“年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校园行——中医药‘非遗’进校园”活动,增进了旧部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了解,更培养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来源: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