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留给我的三句话
——“心中的父母”有奖征文(98)
(天津市徐庆举)
(作者)
(作者的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心情无法平静。
母亲去世快两年了,看到朋友圈各种关于母亲节的贴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儿。
非常羡慕那些母亲健在的朋友,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去看望母亲,陪老人过节。
前年的9月,安葬完母亲的那些天,我每天凌晨便醒,静静地写下一段段回忆母亲的文字,便是后来的那本《怀念母亲》。这本书感动了很多人,很多人都想读,现在看来印少了。
想对母亲说的话,似乎都在这本书里了。后来发现,对母亲还有很多话想说。
今晨,依然早早醒来。我想告诉母亲,您留给我的三句话我依然在回味着并牢牢记着呢!
我母亲是个爱说的人,在她说的很多话中,有三句话我印象最深,想到母亲时,便常常想到这三句话。
第一句是:小子不吃十年闲饭。这句话是我在上小学的那段时间母亲常说的。母亲是支持我上学的,我的学习成绩好,她脸上也有光。但上学肯定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帮家里干活。那时,母亲时不时就会对我说这句话。我呢,对母亲说这句话并不反感,认为母亲说的很对。在不耽误上学和写作业的情况下,我挤时间去村边的工厂捡煤核儿、拾柴禾,尽量帮母亲做家务。尽管身体单薄,天生力气就小,怵头干农活,但母亲在生产队干活需要帮手时,我有时间一定去帮一把,常常手上就磨出了泡。我是想用行动告诉母亲,我已十多岁了,我没有吃闲饭。
现在想来,母亲的这句话让我很受用。我从小不懒,与这句话有关。尽管家里就我一个男孩,我从来不觉得骄惯,也与这句话有关。
(作者和母亲)
母亲的第二句话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这句话也是我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不瞒您说,到现在我也没细究"三光"和"三慌"到底指什么?但我知道母亲是不让我们睡懒觉,早起便一切从容。
母亲是早起的典范。每天早上不到6点,母亲就起来干家务了,尤其是年底前她要给乡亲们赶制新衣,常常早上4点多钟缝纫机就嗒嗒嗒地响上了,我们自然也就醒了。说没怨言肯定是假的,但看到母亲为一家人辛苦操劳,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母亲早起后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打开半导体,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这样,她不用催,我们就醒了。同时,我们被动地听着新闻,了解着国家大事,也增长了不少知识。而对我来说,从小就形成了听新闻广播的习惯。我后来坚定地认为,我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成绩好,尤其是作文公认写的好,与从小听新闻广播有密切关系。上大学报考新闻专业,也与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密不可分。
而对我们妹弟5人来说,没有一个人爱睡懒觉,都很勤奋,更是来自于母亲的影响。
母亲的第三句话是:有功别表,一表就了。
小的时候,对母亲的这句话理解不深。长大了感触就多了。母亲给村里人做了很多好事,她的一大绝活就是翻眼皮,谁要是迷眼了,母亲轻巧地把来人的眼皮翻上去,用针鼻儿或鬓卡,轻轻一拨,异物立马清除,村里人没少受益。但母亲从来不自夸,乡亲们都记住了她的好。妈妈常对我说,对别人做了好事,千万别表功,表了反而功劳就没了,让人家自己去记着你的好就行了。别人不记,也没关系,自己尽心了便好。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也许是牢记了母亲的这句话,也许是天性使然,我自认为从小到大做到了用心做事,真诚待人,至于有没有功,从来不去想,也就谈不上表了。
说起来,母亲的这三句话都不是她自己的,都是民间俗语。但母亲拿过来常常告诫我,说明她读懂了,也想让我懂。应该说,这三句话对我人生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大字都不识的母亲,在教子方面还是很有智慧的。
写完这些文字,我就要去高铁站了,我去参加中国美院在浙江举办的山水画研学写生活动,给自己充电。
娘,儿子会一直记着您的话,儿子不懒,儿子没闲着。
用相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