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于孩子而言,不仅仅是养育与陪伴的关系,在他们成长的时光里,父母是他们接触时间最长、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成年人。作为父母,大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投射在孩子的人生中,为他们的人生格局和性格养成奠定基础。因此,家长们都要努力做到"四有",做孩子的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最早模仿的对象,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父母修养好,孩子有教养
教育来自生活的点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父母也应做到有修养。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年幼的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获得一种与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随着时间变化,久而久之,这种模仿逐渐内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现出的都是缺乏修养的行为,那么孩子通过模仿这种行为,也会变得缺乏教养。父母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孩子长大成人后,品德是否高尚、处事是否得当。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以修养育修养,以品德养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能优秀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
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用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宽广
父母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孩子成长的旅途总要面对许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指导,这时父母的远见就体现出了价值。
有远见的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未来打算。让孩子活得开心快乐绝不是让孩子处于散养状态。让孩子做个孩子,有个孩子的样子也不等于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玩。学习与快乐并不是冲突对立的,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唯成绩论,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地评价孩子,反而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发现孩子的长处,会引导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父母有远见,孩子未来的路就更宽广。父母有原则,孩子有纪律
父母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颜氏家训》中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教育孩子有原则地约束比无条件地纵容更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没有原则或者虽有原则却屡屡破坏原则,那孩子的将来可能会出现许多麻烦。有原则,就是遵守规矩。原则就是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不能因为爱去纵容,去破坏现有的规矩,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孩子改正错误。父母有原则,才能教育出有纪律、道德感强的孩子。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坚持做父母的原则,放纵孩子,不让孩子明白道德规矩,教育出的孩子往往也不会有原则,不会有纪律观念。孩子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越需要坚守原则。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父母必须用坚决的态度使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想让孩子守规矩、讲规则,家长首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当家长针对自己孩子制定了一些规则后,就要严格遵守执行,不能轻易破坏规矩。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复制父母的行为,更会复制这些行为背后的品格、修养、原则、格局。做一位好父母应该明白,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个提升自己的过程,完善自我为孩子做出榜样,比一味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内容来源于人民教育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