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力挺生三胎的ldquo精英爸爸rd
TUhjnbcbe - 2021/9/26 21:56:00
怎么判断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92379.html

来源

朵妈陪娃(id:duomapeiwa)

“开放三胎的*策出来这么久了,怎么总是我们这些当妈的人在讨论?孩子爸呢,难道都没有一点意见?孩子还能我们自己生吗……”

这个问题有点犀利,三胎*策出来后,我们的确听到了各种女性的声音。不管是生了几个娃、已婚未婚的女性,都就此发出过自己的看法。

就连我自己,也写了好几篇文章谈论相关的问题,但是确实,关于三胎这个话题,很少听到来自爸爸、乃至男性的声音。

不过前段时间的父亲节,有这样一则和三胎、父亲相关的视频刷了屏,其内容是8位传统意义上的精英父亲发表自己“对三胎*策的支持”。

我抱着好奇的心态点开看了看,看完只觉得又荒唐又好笑,不禁和朋友吐槽说:策划出这个视频的人,怕是从没见过哪怕一个正常的爸爸。

诚然,在这个大环境下,母职与父职的天平倾斜之大,确实是大众育儿上的真实问题,但这个视频却用一种沾沾自喜的态度,将这些刻板印象加诸在了每一个被称之为父亲的男性身上。

它原出的发点事想要将爸爸、乃至男性的声音引入三胎这个话题,却因为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将部分父亲的糟糕形象抖落在所有人面前。

也难怪很多妈妈对于生三胎这件事的态度会这么排斥了,毕竟有这样的猪队友,谁又敢随意触碰三胎这个未知领域?

糟糕的“父亲形象”

影片开始,数个来自不同行业的爸爸开始讲述他们对于“支持三胎”的理由讲述,这里我挑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给大家看看:

第一个出现的父亲是一位34岁的中学老师,家中已有两个孩子。针对他的问题是:教育如此内卷,生三胎你认真的吗?

而他站在讲台上谈笑风生,给出的答案却是——我们不拼补习班、培训班什么的,只要孩子开心,我们可以去大自然里玩、去图书馆去学、去博物馆看嘛。

一副“我是最懂孩子的父亲”神情,完全把那些现实中孩子不得不面对的学习问题抛之脑后,最后还自信地发出宣言:只要我不卷,那就没有什么能卷得了我们,所以我支持三胎。

看完这段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爸爸是真的老师吗?教育内卷是系统性问题,除非你自认给孩子留下了足够的物质底气让他们脱离这个系统,否则单纯放个狠话说自己不卷就卷不到自己,纯属推脱责任。

爸爸只带孩子去快乐地玩耍当然轻松啦,然后到了小升初、初升高时,所有的压力都回到妈妈的肩上,面对中考50%的淘汰率和未来孩子学历求职方面的现实压力,所谓“我不卷就卷不到我”更像一句戏言,本质并没有解决问题。

到了第二位父亲出场时,面对的提问变成了:爸爸老缺席,妈妈如何一带三?

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二位父亲职业很微妙,他是一名27岁的网约车司机,家有一孩。他坐在车中面带微笑地给出了他的回答——两个人的孩子,当然是两个人一起带啊,结婚时就说好永远在一起。

听上去是不是特别甜蜜安心?而他接下来讲到了具体如何实施细节也很实际,什么白天换尿布、晚上辅导作业、半夜喂奶等等,都要一起分担。

说得是很不错,但是对比他的职业就十分耐人寻味,作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即使有这个心,也完全无力——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这些事情发生时,大概率爸爸压根就不在家中。

虽然这位父亲已经在觉悟上踏出了一步,但他所说的所有话都对解决爸爸缺席时妈妈如何一带三这个问题没有帮助,只是漂亮话的典范。

如果这两位父亲的发言,还只是让我觉得有些“满、大、空”,是育儿问题上男性俯视的视角想当然说出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位父亲,则真实让我觉得荒谬而好笑。

第三位父亲是个家有二孩的40岁主治医生,而他面对的问题是:大龄生三胎,身体不知扛不扛得住?

其实有常识的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莫名其妙,这个问题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讨论?

结果这位40岁的主治医生父亲,居然笑意盈盈地说,只要晨跑锻炼、营养调整、做好体检就没问题。看完这句,我真的感叹了一句:真能胡吹!

不否认有些夫妻因为基因问题天赋异禀,做高龄产妇也还能生下健康的孩子,然而面对普罗大众,医学研究的现实是夫妻超过35岁后,都会一定程度影响新生儿以及产妇的身体健康。

孩子畸形、唐氏综合征的几率大大提升,并非一句好好锻炼、好好补充营养就能改变的。

这种宣传方式,除了展示出一个专业知识不过关,对妻儿身体健康漠视的父亲形象,我看不出其他的正面影响。

我们需要“正常爸爸”

父亲在生三胎这件事上,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很多人熟知的三胎爸爸——娱乐圈模范老公、娘娘蔡少芬的丈夫张晋。

蔡少芬与张晋之间夫妻恩爱已经不是第一天为大众所知,但是除了夫妻间感情好,其实张晋私底下同样是个认真负责的好爸爸。

不同于许多喜欢在外面宣传树立自己“好老公”、“好爸爸”人设的娱乐圈已婚男艺人,张晋其实大多时候都是十分低调的,偶尔谈起妻子时甜蜜片刻,却很少向外描述他在家庭中对孩子的付出。

去年两人的小儿子出生后,蔡少芬就曾在凌晨3点分享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只是抱着孩子喂奶的人形剪影,并配图上夜班。

当时大家还在猜娘娘是分享自己半夜起来给娃喂奶的,有网友还在感叹“伟大的妈妈!”,结果最后才发现,负责给孩子喂夜奶的是张晋,蔡少芬是在“凡尔赛”自家老公。

类似这样来自妻子的分享还有许多,所以当我们说到张晋时,不仅想到他在外的硬汉荧幕形象,还有他负责好爸爸的点滴。

之所以我对张晋和蔡少芬这件事印象这么深刻,也是因为看到新闻时,我就想起当时生豆豆后,也是需要半夜起来给他喂夜奶,那时为了让白天一直精神紧绷的我和朵外婆多休息一些,朵爸承担起了给豆豆喂夜奶的工作。

有时候我睡得迷迷糊糊醒来,会发现朵爸在给豆豆喂奶,那时候就会觉得又感动又欣慰。

想要生三胎,家庭内部在物质、精神、精力与感情上需要付出的部分是巨大的,那些问题也都是客观存在的。

面对这些三胎时代下客观存在的育儿问题,如果只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精英爸爸们出来对着镜头讲一堆假大空的废话,那么永远都创造不出能让家庭迎接三孩的健康环境。

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宣传来告诉广大男性:我们需要的是正常爸爸,他们能不会只在口头夸夸而谈,到了实际行动时就把一切推回到妈妈们身上。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跟我一样家有两娃,她老公平时工作非常繁忙,大部分时候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但就是这样的工作强度,他仍然坚持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陪伴家庭,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帮妻子分担家庭任务,并且对她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支持,对她的压力表示理解与帮助。

真正做到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成为家庭的后盾,而不是去计算两人分工时付出的谁多谁少,谁吃亏谁占便宜。

作为妈妈们,我们需要的是爸爸们不逃避、不推卸育儿责任、不将育儿当成妈妈一个人的事,无论是生养三胎还是家庭的维系,都是必须的。

·写在最后·

不管是生一个孩子还是生三个孩子,夫妻在养育孩子这件上需要的是齐心协力,互相支持才能走得远、走得顺。

我们需要的是爸爸们走下俯视远观的站台,真正走到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手把手为孩子创造幸福的未来。

不用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只需要真正把家庭、把孩子放进心上,用心分担育儿的点滴,这样的情况下,养育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家庭的负担,而成为一种幸福的烦恼。

点亮在看,分享你觉得可以一起扛起育儿大旗的“战友”究竟是怎样的吧!

杨桃妈妈视频号开通啦!我会不定期和大家分享各种英语启蒙视频和我的有趣生活,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力挺生三胎的ldquo精英爸爸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