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杭州有个财主王员外,王员外有个独生女儿叫凡玉,年芳十六。父母百般宠爱,把她视为掌上明珠。这天凡玉去游西湖,后面紧随着两个丫环。三个人过苏堤越白堤,不时指指点点,说笑打趣。玩了几个时辰,觉得意犹未尽,无奈艳阳高照,只好取道回府。
凡玉回到绣楼,整理妆容,忽然发现插在发鬓上的一枚宝簪不见了。这枚宝簪可是祖传之宝,常年插在发鬓里,能使头发常黑如墨,且不生白发。老夫人不舍得戴,深藏百宝箱中。凡玉知道了百般纠缠,才得来戴在头上。如今宝簪丢失,凡玉心疼万分,哭泣不已。
老两口见娇女哭成了泪人,急忙派人去寻找,几个家丁同丫环顺路找了几遍,毫无踪影。凡玉为此得了病,卧床不起。老两口左劝右劝不济事,万般无奈,最后只好登了告示,说是谁找到宝簪送到府上,赏银五百两。
告示一贴出,想发财的人蜂拥而动,但十多天过去了,仍不见有人找到宝簪。
这天,有个叫柳月生的年轻人来到杭州。柳月生是个耍猴人,肩上驮着一只猴,进街一路敲了半天锣,却鲜有人来观看。他有些奇怪,一打听,才知道街上的人都寻找宝簪去了。柳月生自认晦气,驮猴出了街。来到西湖,见路边有一棵三人合围粗的大柳树,枝繁叶茂,垂枝干条。他感觉有些疲惫,就坐在树下歇息。那猴趁主人休息,爬到树上玩起来。柳月生正眯着两眼养神,突然听到“咣当”一声响,定睛一看,竟是一枚宝簪从树上掉了下来。柳月生见了,高兴万分,急忙捡起宝簪仔细看了看,正是悬赏的那件宝物,便吹净尘土装进胸兜。他唤下猴子,一路打听,直奔王员外家领赏。
原来,凡玉在西湖游玩时,路过大柳树歇息,头上的宝簪被一根树枝勾住了,她当时没在意。寻找宝簪的人只注意在地上找,谁也没往树上想,正巧那猴子爬到树上玩耍,无意间晃动树枝,宝簪这才掉了下来。
柳月生献上宝簪,王员外大喜,忙让管家拿出银两,交给柳月生,然后在院中树下设宴款待。没想到酒席刚摆好,那猴子见菜嘴馋,趁人不防,跳上桌子东抓西挠,满桌盘倒碟歪,好端端的一桌酒菜,弄得乱七八糟。柳月生觉得颜面无光,气得拿起鞭子狠狠地抽打猴子。那猴子左躲右闪,挨了不少鞭子,痛得它“嗷嗷”直叫,满地乱滚。最后在老员外的劝说下,柳月生这才停下鞭子。那猴子可怜地看着主人,眼睛一眨眨的,好似在说:“主人今天是怎么了?你渴了,我上树给你摘过果;你累了,我用爪给你活动过筋骨,可你怎么对我这么狠呢?”
吃饭的时候,王员外问起柳月生的身世,耍猴人道:“我家住泰州,三年前家父经商因交友不慎被骗,赔得家徒四壁。后来一病不起,郁郁而终。临终前家父让我去杭州,投奔我未来的老泰山。”王员外听到这,不觉一愣。接着问:“那你是怎样来到这的?”柳月生说:“我身无分文,途中遇一个耍猴的老头,拜他为师,我们边卖艺边向杭州而来。不料师父途中突染重病,客死他乡。我一路靠耍猴为生,才到的杭州。”王员外不语,只顾让酒。老夫人问柳月生是如何得到宝簪的,柳月生说了经过。凡玉一听,面无表情地道:“你这人身世听起来是够可怜的,不过心太狠,万不该打这猴子!”说完离桌而去。猴子蹲在主人身边,见他只顾与王员外喝酒,偷偷地爬上了树。
柳月生听了凡玉的话有些后悔,伸手抚摸身边的猴子,却摸了个空。他环顾四周,看见猴子在树上,这才继续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柳月生打算跟王员外道别,站起来喊猴子跟他走,可任他千呼万唤,那猴子就是不下来。柳月生气得发疯,顾不得王员外再三挽留,丢下猴儿,背起钱袋离开了杭州。
柳月生回到泰州,用所得的银两买房买地,并从姥姥家接回老母,结束了奔波江湖的生涯。他先是传承祖业经商,开了家店铺,年末大获收益。接着又开了银庄,慢慢地成了泰州的一大富户。
这天柳月生新店开张,宴请宾朋。屋里屋外摆了二十多张桌,桌上山珍海味,一应俱全。客人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柳月生正在招呼客人,一个家丁突然走近他身边,低声道:“老板,门外有一个年轻女子,牵着一只猴,说是有一件祖传宝簪,要卖给你。”
柳月生听罢,大吃一惊,急忙对客人道:“诸位请慢慢饮酒,我暂且失陪。”匆匆走到门外一看,门外果然站着一名女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手里紧拉着一只猴子。尽管女子没有说话,柳月生还是一眼认出她就是杭州城的凡玉。想起自己的发家史,柳月生瞄巴凡玉让到客厅,问她如何沦落至此地步。凡玉泪流满面,说是宝簪复得后,家中突然失了一场大火,父母不幸葬身火海,自己无家可归,只得以猴为伴沿街乞讨。前几天不觉来到泰州,听说柳老板就是当年耍猴的柳先生,人特别豪爽,特来拜见。
柳月生令人腾出上房,让凡玉沐浴更衣。凡玉重新打扮,恢复了往日的美貌。柳月生带凡玉去见老母,老母看到她头上戴的宝簪,大惊,问凡玉这枚宝簪的来由,凡玉说是家中祖传。老母转惊为喜,心里有了底,命柳月生娶凡玉为妻。七日后,柳家再摆酒宴,明媒正娶凡玉为妻。
哪知那猴子,遇到柳月生就呲牙咧嘴,好像对他有刻骨仇恨。柳月生看在眼里,烦在心上,但有凡玉在,他不便动手。那天丫环陪伴凡玉上街购买衣物,柳月生路过后花园,猴子还是怪怪地盯着他。柳月生一时火起,拿起一块石头打过去,本想吓唬一下,不料却伤了猴子前爪。
凡玉回府,不见了猴子,到前后院寻找,猛然看到猴子在树上,痛苦地舔着前爪。唤下猴子,她细心抚摸。想起猴子千里迢迢保她来到泰州,平日里上蹿下跳逗人喜爱。现在它受了伤,凡玉心如刀绞,不觉潸然泪下。她问下人是谁伤了它?家丁无奈说出了原委。凡玉突然像想起了什么,急急抱起猴子走出了柳府。
柳月生不见了凡玉,焦急万分,派人四下寻找,但毫无结果。柳月生思凡玉心切,整日闷闷不乐。
五天后,突然有一个老太婆来到柳府,亮出一枚宝簪,对柳月生说:“柳老板,凡玉姑娘回了杭州,她让我把这枚宝簪交给你,说是作为留念。”
柳月生一听,一下子明白了凡玉突然出走的原因,万分懊悔自己劣根不改,始终让人以为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柳月生恳求老太婆带他去见凡玉一面。
老太婆领着柳月生来到她家,见到了凡玉。凡玉对柳月生道:“我父临终时,向我道出了个天大的秘密:他当年外出办事,途中遭劫,人被打伤,路过泰州,被你父搭救。养好伤,我父无以回报,许诺把我许配给你,当时你娘拿出宝簪作为信物。不想世有变故,你家多年没有音信。我父见我还小,对这事一直守口如瓶。那年你耍猴寻亲到杭州,我父听出你说的话句句详实,但怕你是坏人,没敢当场认亲。打算事后派家丁打探虚实,然后明媒正娶。没想到,你走后没过多久,我家失了一场大火,父母一命归西了。今天实话告诉你,当年我父给你的银子是假的,是我看着觉得不平,偷偷给你换成了真的。再有你在我家那天,猴子上桌闹事的场面你一定不会忘记,是它听了我父我娘背后说的话,为你抱不平才那么做的!没想到你却狠心地丢了它,现在又要打死它,你这心狠之人,我怎能与你共枕!”说完,凡玉回入内室,再不肯露面。
柳月生听了大吃一惊,觉得欠凡玉和那猴子的太多,越想越内疚,神情恍惚地回了府。
柳月生到家后茶饭不思,最后竟卧床不起。
管家见主人病得不轻,跟柳家老母商量对策。老母电觉得儿子过错太重,便与管家去老太婆家劝说。凡玉见老母亲自来请,念起与柳月生的婚姻来之不易,沉思良久,抱走垦猴子跟着回了柳府。
几天后,柳月生病愈,全家上下欢喜异常。宝簪留传下来,给柳家人带来福气。那只猴子也成了柳家的宝贝,再也没人敢怠慢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