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婴猴,人们或许会误认为它们是刚生下的婴猴,其实这是这一类猴子的名称,因为它们的叫声像婴孩的哭声。英国著名猿猴学家哈米什·汉密尔顿教授在《猿猴王国》一书中称婴猴为“最迷人的野兽”。
婴猴生活在非洲丛林里,属于低等种类。它们的外貌不像人们常见的猴子,眼睛大而圆,耳朵似蝙蝠,面容稍像猫,后肢一般较长,股部肌肉特别发达,富有弹跳力。跳跃姿势有点像袋鼠,但不全靠后肢,一条肥长的尾巴向后倾斜竖起,起平衡身体的作用。婴猴是个小家族,共有7种。侏婴猴是这个家族里的最小成员,体长只有14厘米,而尾长却有18厘米。它十分贪玩,能在人的手掌上杲好长时间,又会在水平方向跳跃30多厘米,因而人称它是“好静又好动的小兽”。侏婴猴的体色,其原色是身体上侧为灰、灰褐、褐、*褐等几种颜色的混合色下侧色淡,为奶油色。可是,人们见到的野生侏婴猴,身体上侧则是鲜绿色,下侧是橘*色。这是为什么呢?后经观察和研究,才知道野生侏婴猴身上的鲜绿色和橘*色并非原有的体色,而是生长在它们体毛上的一种微小藻类孢子的颜色。由藻类孢子产生的体色对它们有保护作用,使它们在茂密的丛林中不易被敌害发觉。不过侏婴猴死后,或在人工饲养下,这种颜色就会很快消失。
侏婴猴有两条舌头。在一条肉质的正常舌头之下,又长出一条软骨状的伪舌头。伪舌头有两个主要用途:一是梳理体毛,二是剔除牙齿中的污物。还有它们的手和足也很奇特。踝骨特别长,形成了像鸟肢一样的第三节,使其脚有很大的弹跳力。它们的指和趾长而细,大拇指和大脚趾十分发达,与其他指、趾相对。所以指、趾的端部是膨大的球状肉垫,上有像人一样的指(趾)纹。除第二指(趾)具有小的扁平指(趾)甲外,其他各指(趾)都是长而弯曲的爪,用来搔痒。它们的耳朵裸露无毛,又似扇子,常贴伏在头上。人们最早发现的是小婴猴,又叫婴猴,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面的狭长林地。由于它身体和尾巴呈灰色,长相有点像老鼠,所以又称它灰鼠婴猴。这种婴猴,曾经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玩赏动物,特别在美国纽约,市民饲养甚多。
小婴猴和侏婴猴有许多不同之处,它的个儿较大,体长16~20厘米,尾长23~25厘米,身体基本上呈灰色。它行动与蜂猴一样,喜欢用足单独倒挂在树枝上。自天隐匿在树木的冠层叶丛中睡觉或休息,晚上外出活动。它还有两个奇特的习性:一是常用自己的尿浇湿手和足,据说这样有利于抓握东西;二是遇到食物,先用指头去摸一下,接着用鼻子去嗅一下或用舌头去舔一下,然后才吃。看来,小婴猴还很讲究“饮食卫生”呢!大婴猴是这个家族里的大个子,体长可达35厘米以上,尾长与体长差不多,但很粗,因而又名粗尾婴猴。它的体毛不仅浓密呈羊毛状,而且非常漂亮,有淡紫、鸽灰、浅红棕、橙*等多种色泽混杂。特别是它巨大的耳朵,能够呈现出各种形状的皱褶,十分滑稽可笑,因而它被誉为“美耳婴猴”。
大婴猴生活在非洲东海岸,以及安哥拉的宽阔地带和刚果南部,一般栖居于森林的中、下层。在地面上奔跑时,主要靠两条粗壮的后肢跳跃式前进,其姿势完全像袋鼠或跳鼠。大婴猴不仅体大、色艳,而且还善于表演,所以惹人喜爱,深得动物园的青睐。黑尾婴猴生活在非洲西部尼日尔的贝努埃和刚果的乌班吉河之间的森林地带,是跳高能手。它跳跃时,伸开臂和腿,形似猛禽展翅,从树林中飞跃而出,它的尾巴在后面剧烈挥动,像一只转动的螺旋桨,推着它朝前跃进,然后徐徐降落。在这个家族中,要数针爪婴猴最凶猛了。这种婴猴的指和趾的中央有一个尖锐的针状伪爪,故得名。它性情狂暴且易怒,有人目击它抓住一只活鸟,用利爪剥去它带羽毛的皮,并撕成小块,然后咀嚼而食。在西非,一只饲养的针爪婴猴曾向一个饲养员突然发起袭击,用短而硬的手和足抓住他,还猛咬了他一口。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