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滩》()这部电影说不上惊悚,
BLAKELIVELY(布莱克·莱弗利)的表演也说不上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不计算删除的项链耳环缝大腿的镜头,那可是看得人肉疼。
小成本高票房,足以证明其作为商业片的成功。
这利益于导演的佐米·希尔拉的掌镜功夫。
画风统一、水上水下的切换自如,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尤其是水上转水下时切换的音效感,身临其境。
在故事的讲述上,不疾不缓,张弛有度,没有故意夺人眼球,也没有拖泥带水的凑戏,使整部电影显得节奏良好,认真求稳,不讨好,也不卖弄。
这也许是观众最终乐意看完买账的重要原因吧。
当然,情节设置上也非完美无缺。南希母亲的设置在故事中的作用并不大,这使得温情这一面向显得越来越虚无,形同虚设。
因此,导致影片最终的价值观单一,主题同质化为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人定胜天,凡事要靠自己。这样的主题并不新鲜。
网上有文章解释,鲨鱼频繁出现的近海,是因为温室效应,因此对影片中的剧情进行了质疑:究竟是鲨鱼的悲剧还是人类的悲剧?
这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主题方向。
但导演并无此意。
即使如此,这部电影也给国内的导演和观众以启示:
商业片如何认真地不浮躁地拍,心里总该得有个数吧。
在小说的荒漠期,作为第7艺术的电影,有义务去拯救国人的审美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