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那些令人唏嘘感慨的同框照南京江北新区
TUhjnbcbe - 2022/12/9 22:26:0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306/8720484.html

一、*治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1、“劝君更尽一杯酒”

年7月9日,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秘密访华。

当时基辛格的职务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相当于副部长级别,而中国方面派出的会见人是国家总理周恩来——这一点,基辛格后来在回忆中称是“莫大的荣幸”。

不过,基辛格之后的感受却是:

“我们很快发现东道主为我们做的时间安排非常宽松,简直叫人难以置信。这好像是表示,在隔绝了20多年之后,他们并不急于立即就达成实质性的协定。”

基辛格秘密访华的使命,是为尼克松接下来的访华做准备工作,以及进行预备会谈。而周恩来的接待让他觉得中方很重视这次会面,同时却又显得很潇洒——这让基辛格很紧张:

“可以说,中方如此潇洒的态度给了我们一种心理压力。如果我们无功而返,尼克松当然会大丢面子。”

这张照片,就是周恩来设宴款待基辛格一行,让他们品尝了著名的“北京烤鸭”,并喝了茅台。

当然,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基辛格的担心是多余。

不过,基辛格后来还是引用一句话形容对周恩来的深刻印象:

“他是一座冰层覆盖着的火山。”

2、“西出阳关有故人”

年,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被福特总统任命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

布什和中国的缘分始于年。那一年,他的职务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在美国力阻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的投票表决失败后,布什在中国代表团重返联合国的第一天,站在门口迎接。

年,他就带着自己的妻子,被派到了北京。

来到中国后的布什夫妇确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还认真学习中文。最让当年很多北京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是,老布什夫妇一人买了一辆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所以他们被朋友称为“和中国人一样”。

这张照片,就是他们在天安门前的合影。

在布什任职期里,他想了各种办法深入了解中国人:他向路人发拍立得照片,或者去商店和服务员搭讪,又或者通过傍晚的遛狗,慢慢深入中国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这段经历应该对布什之后的一个职位产生了帮助:年,布什被召回国,出任美国中情局局长。

在布什卸任回国离开北京之前,邓小平为他举办了一个告别晚宴。在晚宴上,邓小平笑着问布什:

“你是不是一直都在监视我们啊?”

笑声中,邓小平随后又说:

“即便你做了中情局局长,中国还是永远欢迎你。”

在年的2月25日,布什再一次回到了中国,只不过身份已经变成了美国总统。

作为送给这位美国总统的礼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准备的是两辆“飞鸽”牌自行车。

布什当场就骑了上去,按照他的心情,估计还想骑到天安门去故地重游——不过最终他只能坐着防弹轿车去了。

3、“戴资本主义的帽子”

年2月2日,在美国休斯敦以西大约55公里外的西蒙顿小镇,迎来了一个特别的代表团:中国访美代表团。

这个代表团,是1月29日抵达美国的。代表团的团长,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

善于做情报工作的美国人,当然早就嗅到了当时中国的*治风向,所以在中国代表团抵达美国当天,美国总统卡特和夫人亲自陪同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登上铺有红地毯的讲台。在中美两国的国歌声中,礼炮鸣19响,卡特陪同邓小平检阅了美国的三*仪仗队。

有美国记者感慨:美国总统如此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极为罕见。

而在2月2日的西蒙顿小镇,邓小平一行是被安排到镇上的马术竞技场观摩一场马术表演。

在马术表演的过程中,当地一位17岁少女凯莉戴着牛仔帽,骑马向邓小平而去。在邓小平的看台前,隔着围栏,凯莉将手中拿着的那顶牛仔帽献给邓小平,她的妹妹则将另一顶帽子献给邓小平身旁的方毅副总理。

当时的气氛有一点凝重:牛仔帽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邓小平微笑地接过了帽子,轻松戴在了头上。

一时全场掌声雷动。

第二天,美国媒体都报道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此之前,在中国,这样的举动会被认为是戴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

二、感慨

“这样的画面,以后还看得到吗?”

1、护送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威廉·弗朗茨小学校门口。

照片中的这位黑人小女孩,叫鲁比·布里奇斯(RubyBridges),她正在做的事,是每个像她这样年龄的美国孩子都会做的事:上学。

而之所以她身边有三个如临大敌的保镖——真的是保镖——以及门背后还有穿警服的警察,是因为鲁比是这所小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黑人小学生。

这是她上学的第一天,从照片看,她应该是放学了。

照片没有拍出的是,在学校门外,聚集着大量咒骂甚至向这个小女孩扔石头的白人家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这所学校里只有鲁比一个人上课——白人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都接回家了。学校里也只有一名叫芭芭拉·亨利的老师愿意给鲁比上课。

有一位白人学生的母亲扬言要*死鲁比,所以鲁比只能在校长办公室吃自己带的饭菜。

这是美国南部各州在废除“种族隔离”的相关法案后,出现的一幕场景。

时间是年。

距今也就60年而已。

2、目不转睛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不详,具体时间也不详——应该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街头。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中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类似的镜头。

那是一个租书的摊子,而坐在小板凳上如饥似渴看书的人中,很多看的其实是连环画。

在那个娱乐手段匮乏的年代,看书,或者看连环画,是很多人的一大消遣手段。

时光荏苒。放到如今,这样的场面,在一些商场的少儿培训机构外,餐馆排队候座处,也能看到这样的类似景象。

只不过,大家手里的连环画,换成了手机而已。

3、阳光·沙滩·笑

这张照片,如果什么信息也不透露,你会猜这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她们是谁?

答案是:80年代中期,苏联,她们都是高中生。

其实这并不是一张有什么特别之处的照片,就是看了,会被里面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所感染。

当然,这里面还是多少会有点“时光机”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苏联后来发生了什么。

有时候,我们看一些照片会觉得感慨,会不会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了后来发生的事?

4、发书包

这是一张颇让人感慨的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年前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驻伊拉克美*在给当地的孩子们发书包。

那么,感慨在何处?

第一个感慨关于美国:哪里都看得到美*的影子。

第二个感慨关于伊拉克:美国人推翻萨达姆的统治已经有五年了,但很多孩子依旧连书包都没有。

第三个感慨关于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第四个感慨关于中国:中国制造。

一张照片,有时候就能传递那么多的信息。

四、少年

“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吗?”

1、同学

年6月,奥地利的林茨实科中学给一些同学拍了一张集体照。

照片中第一排左一的这个孩子,改变了20世纪人类的哲学。

他的名字叫: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照片中第二排右一的这个孩子,改变了20世纪人类的世界。

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戴耳环的是迈克尔·乔丹,这个一眼就看得出。

和乔丹握手的这个高中生,在高一的时候就能场均拿下18分6篮板,并帮助自己的高中球队拿到州冠*。高二时,他已经能场均能拿25.2分7.2篮板5.8助攻3.8抢断,不仅帮助自己球队蝉联州冠*,更是入选了全美第一阵容。

不过乔丹当时对他的评价似乎不高,理由是他的对手只是高中生菜鸟:

“当他进入NBA之后,他不会处在二号位和三号位的上层梯队,我认为他更接近这个位置的底端。”

结果,这个高中生高中毕业就进了NBA。

然后,乔丹只能承认自己当初看走了眼。

因为这个高中生的名字叫:勒布朗·詹姆斯。

3、钢铁男子

鼎盛时期的迈克尔·泰森,就像一头让人恐惧的钢铁怪兽。

而那个时候请求和他签名合影的人,也会下意识地摆出一副“狰狞”的样子。

照片里这个人,看上去似乎比泰森小很多,像个少年,但其实他比泰森还要大1岁。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颇有点名气的电影演员了。

这位演员后来的命运似乎和泰森有一点类似:

年少成名,年轻时被认为是前途无量,但却在事业巅峰时因为个人的问题步入低谷,乃至锒铛入狱。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这位演员后来凭借一个角色又重回巅峰,甚至超过了原先的地位,而泰森却并没有——至少从目前看来。

这位演员演的那个角色,给全世界无数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认为是他给那个角色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那个角色其实和“钢铁怪兽”也有点沾边,叫“钢铁侠”。

没错,这个演员就是小罗伯特·唐尼。

4、“彼可取而代之”

年7月24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白宫玫瑰园接待了一批高中生。

这批高中生来自美国各地,是“男孩国家”项目选出的代表——这个项目由美国退伍*人协会组织,将一些美国最优秀、最聪明的学生带到华盛顿特区,参加一周密集的研讨会,然后与*府的领导人会面。

照片中这个与肯尼迪握手的高中男生,是阿肯色州选来的两名代表之一。

每个男生和肯尼迪握手的时间都不长,也聊不上几句话,但每个人都兴奋得不行。

在回去的大巴上,学生们热烈讨论。据事后在车上的人回忆,当时这位阿肯色州男生说了一句话:

“总有一天,我会得到那份工作。”

然后,这句话后来成为了现实。

因为这个男生的名字,叫比尔·克林顿。

四、青春

“青春自然不会散场,因为它永远停留在照片里。”

1、“四大天王”

年代初,香港乐坛出现了一个微妙的真空期:

谭咏麟淡出了歌坛,而张国荣似乎告别得更决绝。

巨星离场,谁来继承宝座?

年,出生于北京的黎明凭借《leon》专辑横空出世,迅速走红。他和原来就已展露头角的刘德华被归为“偶像派”,并称为“双子星”。

但以唱歌实力著称的张学友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所以也有媒体把这三人称为“三剑客”。

到了年,以《对你爱不完》和《我是不是应该安静地走开》专辑爆红的郭富城又站到了舞台中央。

此时,香港媒体开始有了“四大天王”的说法。

这四个人几乎垄断了年代香港乐坛的所有奖项,也催生了内地第一批“追星族”。

“四大天王”的合影其实有不少,但我选了这张。

并不是他们最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他们最风光的时候,但我却觉得最有时间沧桑感。

正如我们的青春。

2、“江东父老能容我”

这张照片,是四个人的合影。

当中两个,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都熟:姜昆和唐杰忠。

但00后们认得出认不出,就还真的挺难说了。

要说的是照片最右边那位。

仔细打量一番,你可能会说:嘿~不会是他吧?

没错,他就是郭德纲。

这张照片让人有些唏嘘的地方,就是照片的右三和右四,如今已俨然有水火不容的势头。

相声的最高境界,当然是雅俗共赏。

但什么雅,什么是俗,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赏,可以说,其实目前的从业者都还需要继续追寻和努力。

而两人的恩怨,我们不知道内情的外人,自然也不方便评说。

看这照片,也就图一个感慨:

嘿~谁都有发量多的时候啊!

3、惊天一撞

来一张体育照片。

这张照片记录的经典一刻,只要是关心一点足球新闻的,应该都不会陌生。

那惊天一撞,是年德国世界杯上一个无数人难以忘记的画面。

有些事情,一看照片,仿佛近在眼前,但仔细一想,却早已过去多年。

那一撞发生的时候,我就在现场的看台上。

那时候,你又在哪里?

这过去的14年,又发生了多少故事?

4、回首又见她

这是一张乍一看不太敢相认的照片。

年1月7日,东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一部爱情电视剧,根据日本漫画家柴门文的同名漫画改编,描绘大都会青年男女的写实爱情故事。

这部名为《东京爱情故事》的电视剧第一集收视率就高达20.7%(11集平均收视率22.9,大结局高达32.3%),轰动全日本。不久之后,电视剧引进到中国,成为一代人的日剧启蒙,打动多少人的心,打湿多少盒的纸巾。

那时候的互联网用语还不发达,不然莉香在最后一集火车车厢里回忆的那一幕,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使用一个词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哭成狗。

如果说织田裕二的“永尾完治”角色还有点褒贬不一的话,铃木保奈美的“赤名莉香”角色无疑是赢得了男女观众一致的喜爱,尤其是那自信和迷人的“莉香微笑”,至今回想起来,仍能让很多人怦然心动。

年,时隔28年后,织田裕二和铃木保奈美再度合作,出演同样由日本富士电视台制作的日剧《金装律师》(就是这张剧照)。

虽然这部日剧的平均收视率最终只是勉强超过了10,但放到娱乐手段多元的如今,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在播放这部剧之前,富士电视台还特意重播了一次《东京爱情故事》,用意不言自明。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不是常常有机会可以遇到珍爱一生的人……我很珍惜爱过你的一切回忆……就是有那时候的我,才有现在的我,我真的能够对自己说:

你做得真好!”

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本平台对内容保持中立态度,仅做交流学习分享,同时也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

(素材来源/馒头说编辑/陈茜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令人唏嘘感慨的同框照南京江北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