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截至年,全市下辖4个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9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2平方千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万人;城镇化率为70.5%,全市户籍总人口.4万人。
温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
唐高宗上元二年(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唐朝时(公元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亦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时成为当时的港口重镇,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南宋时海上贸易尤其发达,是四大海港之一,现仍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晋人郭璞在《山海经》中描述温州的地形为“瓯居海中”,这是有关“瓯”的最早文字记载之一。据晚清学者孙诒让考证,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因世异字,故“瓯”从夏始。
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37位。年,温州市生产总值(GDP).2亿元,比年增长7.8%。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年12月,温州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
年,温州市辖鹿城、龙湾、瓯海、洞头4区,瑞安、乐清、龙港3县级市和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5县。全市有66个街道、92个镇、26个乡,个建制村,个居委会、个城市社区。温州市人民*府驻地鹿城区绣山路号
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天。年日照数在-小时之间。
温州市濒临东海,有大小河流余条,水资源较丰富。据市水利部门估算,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约立方米。在水资源中,地表水资源为.8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9.28亿立方米。由于地质地貌等因素影响,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上并不均衡。
乌岩岭位于浙江省南部泰顺境内,西连福建省寿宁县,北接本省景宁县。乌岩岭旧称“万里林”,据清朝《分缰录》记载“前山极高,犹在其下,聚首峨峨,去天无多,中多灵草,洞浇沙。倒壁挂松,灵萌接波……”。旧时乌岩岭为莽墟之地。后由于境内溪边石壁及沟中岩石特别乌黑。当地群众便称之为“乌岩林”,故定名“乌岩岭”。主峰白云尖,海拔.3米,登此峰巅,遇天气晴朗,隐约可见府城温州。
温州市龙湾雅林现代农业园是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农业示范、科技创新、科普教育、农家乐于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农业园,是温州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科技最新的现代农业园区,符合龙湾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和东部绿轴建设的要求。通过以一产促三产的方式,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前景良好,对促进龙湾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浙江温州中山公园位于温州市区公园路,建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年),以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得名。其面积4.8公顷(水域1.52公顷),前接华盖山,后靠积谷山。园中有中山纪念堂、*雕像、中日友好樱花林、文化走廊、音乐台、九曲桥、玉带桥、登云桥、冽泉井、摩岩刻石(包括小赤壁、气如虹、云根、枕石等)、小石门洞、飞霞洞、谢客岩、池上楼、如意亭、湖心亭、驻鹤亭等。
崖下库在小若口北偏西2.5公里处山谷中,一涧长1公里,宽30余米,两侧陡壁高余米,仅露一线蓝天,即著名的崖下库。游人至此,恍若置身于摩天大厦的胡同中,黑魊魊的崖嶂从两旁向人压过来,仅夏日正午,才见几分钟阳光。入崖下库,迎面峭壁千仞,立感裹足难前,仰观其上,右侧是高约七、八十米的悬崖上如一条白练,仅露寸段的含羞瀑。陡壁上凿出高约20米的石级,勇者可扶栏攀登,直上山崖左侧一缺口。
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内部共有七大景区总计有多处景点。至今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等。还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和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等。
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得名,是温州旅游最炙手可热的名片。这里主要指北雁荡山,分为净名、灵峰、雁湖等,其中大龙湫、灵峰夜景和灵岩飞渡这三绝不能错过。由于景点众多,一定要有规划的去游览,如果想游览完,通常会需要2-3天的时间。众多电视剧在此取景,大家比较熟悉的《琅琊榜》就在此取景拍摄。
大龙湫位于谷底连云嶂,水从卷壁中凌空腾飞而下,落差米,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大龙湫瀑布是我国最长的瀑布,它的附近有一股说不出的凉爽,空气格外的清新,冬暖夏凉。建议最好在八、九月间挑个雨后晴朗的日子,水量极大又可观五色长虹,一举两得。此外,四周的崖壁上布满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也是这里的一个看点。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
千百年来文人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篇。屿中名胜古迹众多,如宋文信国公祠、浩然楼、谢公亭、澄鲜阁及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人疗养院均系省市级文保建筑。现建有儿童乐园、游乐场、情人岛、盆景园、拓展园、戛纳名人摄影公馆、共青湖等。
龙湾潭内有七瀑七潭奇观。瀑潭排列错落有序,宛若一队白马银甲骑兵摇旗呐喊呼啸下山。一瀑仅见瀑花,潭似半开的凤眼。二瀑似苍龙从石洞中钻出,侧身蜿蜒下游,卷起一片烟雾,形似瓢。三瀑左细右粗,双瀑齐下形似大缸。四瀑犹如腾蛟穿峡,轰鸣而下,晶莹如蓝宝石。五瀑舒展开朗,形似一把银制琵琶。六瀑斜泻,沿石槽而下,绰约多姿,形似鲤鱼。七瀑落差约50余米,势如破竹,声震山岳。
南麂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主岛,别名海山,古代又写作“南己山”,其位于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海面上,距温州市区50海里。南麂岛是南麂列岛52个岛屿中最大的岛屿,是一座旅游岛屿。周围多岛礁,最高点大山海拔.1米。岛上居民人左右。
温州其他景点还有,浙西大峡谷,雁荡山-灵岩景区,林坑村,大沙岙,丽水古街,楠溪江狮子岩风景区,三盘尾,三折瀑景区,芙蓉古村,雁荡山-方洞景区,浙江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楠溪江苍坡古村,雁荡山-灵岩景区等。